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德國機械業面臨中國的強大競爭

德國的建築機械產品多年來一直暢銷全世界。但是自從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機械對德國機械製造商構成極大競爭。
建築機械在市場上仍有需求,但工業國家的購買力已經下降。根據諮詢公司Oliver Wyman的調查,到2020年,建築機械在工業國家的銷售量雖然還將每年增長約1.6%,但是無法與中國和其它新興工業國家的情況相比。特別是靠近赤道的國家,其建築機械的購買力同期將增長4%或者5%。 Oliver Wyman諮詢公司的建築機械專家克爾普(Romed Kelp)說,"這裡出現了新的市場佔有率。"在2020年之前,靠近赤道的新興國家在世界建築機械市場的份額將達30%。
增長市場上的普通機械
ARCHIV - Monteur Günther Wiko zieht die Muttern am Drehgestell eines Eisenbahndrehkrans «Multi Tasker 1600» der Kirow Ardelt AG an, aufgenommen am 12.07.2010 in Leipzig. Der 190 Tonnen-Koloss kann 160 Tonnen heben und ist für den Export nach China bestimmt. Die deutschen Maschinenbauer sammeln mit rasantem Tempo neue Aufträge ein. Im Juli lag das Auftragsplus real 48 Prozent über dem Vorjahresmonat, wie der Verband Deutscher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VDMA) am Mittwoch (01.09.2010)in Frankfurt mitteilte. Foto: Jan Woitas dpa/lsn (zu dpa: «Maschinenbau auf rasantem Wachstumskurs») +++(c) dpa - Bildfunk+++德國機械製造業出口暢銷
中國的機械製造商目前積極活躍於國際市場,其市場佔有率已經從2008年以前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 當然龐大的國內市場也是導致中國機械製造業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中國也向那些本國沒有機械製造業的門檻國家出口其產品。克爾普說:"那些著名西方製造商生產的機械,其特點是技術含量非常高,適合西方國家使用。 而以門檻國家為主的新興市場則明顯需要簡單、電動化程度不高、結實耐用和容易維修的大眾化產品"。因此,中國的標準建築機械比歐洲生產的高端建築機械更實用。
德國製造商沒有走下坡路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Joachim Schmid)並不為德國製造商在增長市場的佔有率感到擔心。雖然他也認為:"受到調節的市場如歐洲市場與未受調節的非洲市場相比,對機械設備的技術要求完全不同。"他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對機械的發動機和排氣後處理系統的技術標準非常複雜。很多國家的客戶不會使用和維修,而且價格昂貴難以支付。
Mit diesem Polierroboter erzeugen Wissenschaftler am Fraunhofer Institut für Produktionstechnologie in Aachen IPT hochglänzende Metalloberflächen. Diese werden zum Beispiel für Formen im Maschinenbau eingesetzt, um damit blitzblank-glänzende Kunststoffoberflächen zu produzieren. (Foto: Fraunhofer IPT)德國機械面臨來自中國的強大競爭
施密特說,德國人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他說:"他們應該提供兩種規格的設備","一種是為高度發達的工業市場提供的高技術產品,另一種是為門檻國家提供的基礎稍低的產品。""即便是這些技術上稍低一些的產品,質量也遠遠超過中國的二流機械。"
 
德國人沒有把握時機?
Oliver Wyman 諮詢公司認為,西方機械製造商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打算躋身增長市場,就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中國人已經開始搶佔市場。克姆普說,"特別是在非洲,前一段時間曾出現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並存的局面。""為獲得非洲的原材料,中國政府提供了部分發展援助。"同時,中國人還通過國家對基礎設施的項目融資以及傳統的銷售融資開創了自己的機械產品市場。他們不斷地為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系統進行投資。一旦客戶積累了使用中國產品的經驗,以及中國為其產品建立了良好的售後服務網絡和零配件供應網絡,西方國家的產品便將難以打入新興市場。
Der Auszubildende Sandro Schad steht am Mittwoch (15.02.2012) neben einer Musterwand bei Kšberlein & Seigert ( Koeberlein ) in Queienfeld. Der im Industriegebiet Thueringer Tor ansaessige weltweit taetiger Spezialist fuer Zufuehrtechnik und Automation sucht nach neuen Auszubildenden. Das mittelstaendische Unternehmen entwickelt und produziert Sondermaschinen und Schuettgutsysteme fuer die Materialzufuehrung von Teilen in den Bereichen Automobilindustrie, Maschinenbau, Elektrotechnik und Pharmazeutische Industrie. Foto: Michael Reichel (ari) 德國傳統工業面臨挑戰
克爾普認為,德國人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他們必須捍衛在本國市場的地位以及繼續以高質量的建築機械吸引中國客戶。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為增長市場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例如實行地區夥伴,產品和結構三者相結合的方針。也就是說,如果在門檻國家投資建造了自己的工廠,就可以以"當地的成本"進行生產,或者尋找合作公司負責設備的銷售,操作培訓和維修以及授權合作廠家進行生產。
德國機械製造業無壓力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認為,該行業目前並不存在必須採取行動的壓力。他表示:"我們必須看到,現在機械增長市場的銷售量並不大。這就是說,我們還有進行相應調整的時間。"他認為,這一市場越是向前發展,要求也就越高。而中國的機械製造商是無法滿足這些高要求的,因為德國的技術明顯地遙遙領先。此外,門檻國家也從歐洲購買了二手設備,他們因此熟悉德國產品。施密特說,"德國製造商已經達到了一個質和量的高度,儘管目前沒有出現增長,但是由於我們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因此不會陷於困境。"
作者:Insa Wrede   編譯:李京慧
出處 : 德國之聲中文網 http://bit.ly/13U7qK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