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國貿花絮] 在中國上海, 每月仍有二三十人發"電報"!!!!!

2013年7月14日,擁有162年歷史的印度電報業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這一消息令習慣了電郵的人們又想起了古老的電報。記者昨天探 訪了上海電信大樓和上海電信博物館,瞭解到擁有142年歷史的中國電報業務雖也大幅萎縮,但「星星之火」仍在閃亮:在上海延安東路1122號電信大樓,還 有一家營業廳可以收發電報,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前來拍電報。

上海仍有一家營業廳可發電報

上海延安東路1122號的電信大樓,是上海目前唯一可供收發電報之處。在底層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內,服務生引導記者在智能終端機上取了個號,儘管在他眼裡,有人來拍電報不算稀奇,但拍電報卻得和「賬單繳費」共用「一個號」。

拍電報沒有專窗,工號為CW-025的業務員表示,來拍電報的人不多,發報過程則由專門的報務員完成,窗口只負責受理。她遞給記者一張正方形的電報單,一排排綠色的小方格讓記者回憶起讀小學時的作文紙。

按照要求,記者在「收報地名」後填寫「北京」,接著填寫「收報人住址姓名」和「電報內容」。業務員提醒記者,方格內的所有文字無需空格,也不用添加標點,全部文字均以0.14元/字收費。記者填寫了一封11個字的電報:「謹以此報留作紀念李上濤」,加上地址共計27個字,收費3.78元。

1881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條長途公眾電報電路——津滬電報線全線開放使用。當時的收費原則是「路有遠近,費有等差」:上海發到蘇州的電報每字1角、鎮江1角1分、清江1角2分、濟寧1角3分、臨清1角4分、天津1角5分、大沽1角6分。按當時的物價,銀元1角可購買大米16斤,或燒餅80個,肉2.1斤,糖5斤,雞蛋30個……因此,報務員有義務幫助拍報者精練字數,節約開銷。如今,營業廳已不再負擔這一職能,但仍保持著0.14元/字的價格。

去年發報174份,不及當年一天的零頭

營業廳業務員介紹,上海現在平均每月僅有二三十人拍電報。她無奈地表示,在信息化時代,電報的衰落在所難免。

以記者這封即將發往北京的電報為例,整個通訊過程需花3-5天;而對方收到的就是一張寫有電文的普通白紙。這一無法即時雙向溝通的通訊方式顯然遠遠無法滿足信息社會的通訊需求。不過,由於電報仍具法律效用,一些政府和企業通過拍電報的方式留作憑證,譬如債務憑證等。記者發票上的項目名稱為「國內電報費用PUH6371」,業務員表示,日後憑此就能查詢到當日的拍報記錄。

電報這一傳統的通訊方式還讓老一輩人感覺「很真實」。這名業務員遇到過通過電報發佈紅白喜事的老人;還有嘗鮮的年輕人——子女為父母拍封生日電報,情侶互相為對方拍封紀念電報……

2012年的數據顯示,上海全年發出電報174份,接收電報151份,不到上世紀80年代一天收發電報數的零頭。上海電信博物館專家王雙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上海地區一天就有20多萬份的電報交換量,一年的電報交換量大約6000萬:「在那個時候,誰家有什麼急事,都是靠電報聯絡。」他記得,早年上海電報局的辦公地址在和平飯店,一樓是電報局營業大廳,二樓是國際報房和中央室,三樓是國內和市內報房:「光報務員就有900多個,電信營業廳內黑壓壓的全是人。現在,新的通訊方式不斷湧現,老的通訊方式淘汰十分正常——這就像BB CALL機,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現在哪裡還有這項業務?」

沒有電報就沒有電信

上海電信博物館資料顯示:「我國的電報歷史可追溯到1871年4月18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開設電報業務,從此拉開了中國電信歷史的序幕。」

王雙喜告訴記者,在清廷保守勢力眼中,快馬加鞭日行600里的通訊方式已經足夠了:「清廷將外來的電報視作異端邪教,直到整整10年過後的1881年,我國才有了第一條民族電報線。」

「儘管現在發電報的人數很少,但每月二三十封的拍報量說明,電報在信息時代仍然滿足了一部分社會需求。」在王雙喜看來,電信部門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會兼顧社會效益,因此電報至今未退出中國的歷史舞台,「中國人有很強的歷史情結,曾經用慣了的東西要丟棄很不容易,尤其是親身使用過的人們,念及電報,至今都有很深的體會。更何況,沒有電報就沒有電信,無論通訊科技如何發展,電報都是電信的鼻祖。」

出處:文匯報 http://bit.ly/1aXHTm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