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岸關係融化、一波波大陸採購團湧向台灣之後,一個新的名詞─CHAIWAN出現:簡單講就是中國與台灣合作,在生產、研發、市場共享上的爆發力。未來只要兩岸關係不變,CHAIWAN效益將逐漸加溫。但台灣最後是與大陸共享CHAIWAN之利,還是終被取代而沉淪,仍有待觀察。
兩年前,韓國媒體就曾以CHAIWAN報導中台合作的影響,但當時限於兩岸關係仍凍結,未成大氣候。到去年之後,先是乘著兩岸關係解凍、經貿加溫之風,兩岸經貿與產業互動加溫。到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大陸一方面為提振本身經濟,推出大規模的擴大內需,另一方面也為拉進兩岸關係,近月一波波的大陸採購團,將兩岸經貿合作推上一個高峰,也讓CHAIWAN之影響與未來,再度引起各方矚目。
韓國所以會如此重視、對CHAIWAN如此敏感,主因當然是台、韓彼此一直是主要競爭對手,兩國產品的相似度高達八成。過去,台商在「以投資帶動出口」的牽引下,對大陸出口長期維持兩位數成長,在大陸進口產品中,一度高佔兩成之高。但韓國卻後來居上,挾著逐漸增加的投資,及自擁品牌的優勢,到去年底,韓國產品在大陸市占率達九.九%,台灣產品跌到九.一二%,反而落後韓國。
不過,在大陸採購團啟動之後,台灣產品又逐漸上揚。以台、韓正面交鋒最厲害的面板而言,今年台灣面板在中國市場拿下近六成市占率,去年在大陸市占率近五成的韓國面板,被擠壓到三成以下。其它產品類,從通訊、資訊、家電、到LED照明、汽車等各項產品,在大陸採購團大舉來台採購後,台灣產品市占率的回升,進而擠壓到包括韓國在內的其它國家產品,也必然會逐步發酵。
而在CHAIWAN效益逐步發酵時,我們也可發現:因為和緩的兩岸關係帶來的強大的大陸採購團,絕對不是大陸官方對台灣的「施捨」,經濟上絕對是「合則兩利」的雙贏。在得到台灣產業的全力支持後,大陸原本虧損的家電業者,第一季紛紛轉虧為盈,原本姿態高、價格硬的韓國產品,價格紛紛出現鬆動。大陸業者更明白表示,著眼未來,大陸企業不僅要採購,更期望能深化兩岸企業與產業的合作,藉著台灣強項的行銷、創意、及生產管理,更強化大陸本土企業。
不過,台灣與國內企業,都不應以這波的採購挹注營收為滿足點。不要忘了20年來「WINTEL」的教訓。近廿多年,全球成長最快的資訊產業,被認為是由三家「公司」合作創立,打下的江山─INTEL英特爾的處理器、微軟的作業系統(WINDOW視窗軟體)、及「台灣公司」─包含大大小小、數不盡的上下游供應鏈構成所支援的硬體。
廿多年下來,台灣固然建構堅強且完整的硬體供應鏈,科技產業成為台灣最傲人、最重要的產業。但,卻因規格制定受限於國外、只能當「忠實的跟隨者」,未能掌握關鍵技術又缺乏本身的品牌等因素,當其它兩家企業仍享有四、五成以上的高額毛利時,台灣許多形似壯大的科技業者,卻紛紛陷入「保四」、「保三」─即獲利僅止四%、三%或甚至更低的窘境。
因此,對乘著這波CHAIWAN風而起的大利基,是讓人既喜又憂。喜者是CHAIWAN風對台灣企業、產業短期的挹注與效益,可謂無庸置疑,看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紛呈倍數增加即可知。但,中長期而言,這波採購風固然為企業衝出量,不過,未來是否又要回到「為他人作
嫁衣裳」的打工模式,只分配到末端最低的獲利,卻不得不讓人憂心。
到最後,CHAIWAN到底是真實的利益回饋,還是虛幻的一場夢呢?要讓CHAIWAN的利基成為台灣經濟與企業可長可久的利基,國內企業不應僅滿足於「賣東西」,更應藉此機會,透過策略聯盟、聯合行銷、甚至彼此入股,從生產、行銷、到品牌創立、規格制定等,都能「卡」到一個利基,以免重演資訊產業發展最後落入低利、難以為繼的窘境。
而政府方面,即使無能扮演正面角色,至少也不該扮演「阻礙」的力量;不要再以保守與自以為是的姿態,對企業的投資做行政指導與限制,而能從更長期與前瞻的產業觀點著眼,為CHAIWAN追尋長期的利基與效益。
文章出處:中央日報網路報 (中國時報2009/6/16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