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德國機械業面臨中國的強大競爭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國貿花絮] 在中國上海, 每月仍有二三十人發"電報"!!!!!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阿里巴巴國際站B2B-業務發表會紀實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馬雲訪談錄(四):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退休」之後:我不會回來,但我一直都在
馬雲出身市井,也深得市井百姓推崇。他們從他身上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多來自他極富魅力的語言和經歷,更像一個人生導師,帶來不同階段的開釋。或許,放下商業擔子的馬雲,回歸生活和文化,做回他自己,會有更多出彩的語言和經歷,給粉絲們新的開釋。翻過這一頁,馬雲第二回請聽分曉。
記者:你還參與了大自然保護協會,你的身份也挺多的,你怎麼分配的,你的時間?
馬云:所以要從阿里巴巴退下來。
記者:你只是不做CEO而已。
馬云:不做CEO可是相差大了去了。 CEO和董事長,我們中國人總是搞混了。以為董事長就是太上皇,董事長,那就是召集董事會在重大決策的時候討論討論,然後經常替公司出出台,走走秀,其他有什麼用呢。
記者:那你的意思是你現在不做CEO了,你在時間上更寬裕了?
馬云:更忙了。這邊不當CEO了,那邊的事情就多了很多,社會活動多了很多。
記者:那你不做CEO不是為了節約點時間出來嗎?
馬云:沒有。我不當CEO的目的是對阿里巴巴更好。因為這家公司需要更專注,需要更全心全意的投入,我的精力也不允許我這樣全心全意。
記者:以我的瞭解是,我無法理解沒有馬雲的阿里巴巴會是什麼樣子?因為不管你自己願意不願意,你實際上已經是這家公司的icon了。
馬云:那有什麼錯嗎?
記者:沒有對錯。通常我們理解,你的管理文化也好,管理思想也好,對這個企業已經影響很深了。
馬云:所以,我說我在跟不在一個樣,還不如不在。如果我不在,公司就亂了套了,那我肯定不能不在,我不在這個公司還能照樣在原先路子上走,那我就應該不在。
記者:你現在當然是信心滿滿,說沒有問題,離開一段時間,但如果有問題,你還是會回來嗎?
馬云:那要看什麼問題。我再回來當CEO是不可能了。我不會做了。但是如果公司需要我,我隨時會在。但我不是CEO,我作為董事長,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I am here anytime if you need me. 但是我不會去operate這個公司。
記者:那你不做CEO後,節省出來的是什麼呢?
馬云:省出來的是責任。時間,我並沒有省出多少。就是我退休以後,根本沒有省出什麼時間來。省出來的這個東西是我發現他們做的比我更好。只是省出來這樣東西。忙,反而比以前忙多了。
記者:你接下來的重心會是什麼?
馬云:環保、教育。
記者:你可以講講環保嗎?你們那個大自然保護協會,是不是其實是個「雪茄俱樂部」,真的做事兒嗎?
馬云:如果真是個「雪茄俱樂部」,大佬們都很忙,為了一件事情坐在一起,那這件事情一定是很有意思的。大佬們不是要自己去幹什麼事,而是大佬們達成共識後,腦袋達成共識後,自然會有行動去做些事情。小屁孩們坐在一起,團結起來是沒有用的。這世界永遠是些大佬們達成共識後,事情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們的職責是通過影響大佬們,影響他們的行業,影響他們的產業,影響他們的企業,影響他們邊上的人,把環境慢慢搞的好起來。我們現在,幾十個企業家,定期坐在一起,討論如何保護哪塊地啊,哪些水源啊,然後大家募捐啊,各自去跟當地政府談啊,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做的很有意義。
記者:之前我們看到的馬雲,幾乎全部行蹤都是在公眾的視野裡的,現在退休後,會好一些嗎?
馬云:我是真的不希望自己再在公眾的視野裡的。換句話說,「馬雲」是一個時代的獨特的產物,這時代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我已經說了,今後,商業只是我的票友,其他事兒,我自己感興趣的,環保啊,教育啊,這些會變成我主要的事情。人們可能會關注一段時間,可能也忘了。因為任何一次對你過多好的關注,背後一定壞的來了,你關注一個壞的,後面好的不一定來。
記者:我想說的是,在我們視野之外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馬云:狀態?
記者:因為你在我們的視野之中的時候,永遠是活力充沛,像是上了發條一樣,在我們視野之外,有累到不想幹的時候嗎?
馬云:沒有。好像沒有。做阿里巴巴是很累,但我不是因為累得不想幹。
記者:那有過不想幹嗎?
馬云:有肯定有過,一閃而已。但你怎麼辦呢,你說我不想幹了,就不幹了?沒可能的呀。如果說我今天是一個打工的,說不想幹了,說走就走了。我不能說走就走的,這是一份承諾,這是一個組織,一個文化,影響到太多人了。你可以發脾氣,發發牢騷,我連牢騷都不太想的。累了,不想幹了,沒有。做阿里巴巴,儘管非常累,但是,你要想這公司走長,走久的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你要相信年輕人,相信未來,相信自己會越來越不行。這個天經地義。所以,我覺得我已經把這問題看清看透,我只是在一個時代裡面僥倖的做對了不少事情,我們是在這個時代裡面很幸運的一撥人。絕不是因為馬雲能力強,也更不是馬雲這幫人比人家有像上了發條一樣的體能和精力,我們就像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一樣,擁有了很多的幸運。有人會問我對老陸(陸兆禧)有什麼期待,我說,我只希望他跟我一樣有運氣,他只要有運氣就行了。我只希望上蒼給他們運氣。
Tips:馬雲的個人簡歷:
1964年9月出生於杭州。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英語專業,之後任教於杭州電子工學院。
1995年,他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因特網,回國後創辦網站「中國黃頁」。這是全球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在國內最早形成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1997年,他加入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1999年,他正式辭去公職,馬雲和他的團隊回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www.alibaba.com)。他根據長期以來在互聯網商業服務領域的經驗和體會,明確提出互聯網產業界應重視和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他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很快引起國際互聯網界的關注,被稱為「互聯網的第四模式」。
2000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1年全球100位「未來領袖」之一;
2003年,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2008年,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任董事會董事長。
2009年, 45歲時,個人淨資產達80億,位列胡潤富豪榜77位;
2010年,《財富》雜誌以「智慧」和「影響力」為指標,評選出當今全球科技界最聰明的50人。馬雲先生以「阿里巴巴CEO」身份入圍「最聰明CEO」第四名,頒獎詞為「阿里巴巴的帝國正在向全球快速擴展」。
2013年5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陸兆禧接替。
2013年5月28日,馬雲聯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民營快遞企業,出資50億元人民幣,組建物流網絡平台「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馬雲為公司法人並出任董事長一職。
出處: 南華早報 http://bit.ly/15CvA7X
馬雲訪談錄(三):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談趨勢和未來:你選擇的永遠是你自己感興趣的
馬雲(左一穿紅衣者)
從矽谷到好萊塢,開車四小時路程,卻是幾十年都難以跨越的距離,目前只有喬布斯(Steven Jobs)一個人做到:在矽谷成立蘋果,在好萊塢改造皮克斯,跨越科技和娛樂業。馬雲不會成為下一個喬布斯,但是他跨足娛樂業並取得初步成功,給自己和報紙版面先預留伏筆。互聯網行業之外,另有一片天空,他的精力和企圖心還可以企及。
記者:這也是我好奇的地方,就是你的精力分配,我們都知道你在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但是近年你涉足的也挺多,什麼王中軍王中磊的「華誼」,還有林建岳的「寰亞」,這個跟電子商務有什麼關係嗎?
馬云:關係大了去了。永遠記住:創新永遠在業外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我看金庸小說,知道什麼是想像力,把棍法揉進在刀法裡面,那是頂厲害的,棍打得像刀一樣,那才對了。你使棍,他研究你的棍法,你能贏到哪裡去。在電影行業裡,在娛樂行業裡,你能夠學到很多所謂創新。這些故事都是編出來的,他怎麼編出來的。在娛樂行業的發展,你能夠掌握到年輕人的未來,掌握未來的趨勢。
記者:能掌握到年輕人未來的行業很多啊,你為什麼選擇娛樂?
馬云:娛樂容易掌握。我個人越來越覺得,文化產業值得去做。我們選擇這個地方,這十年來,我們也跟以前不一樣,當然很多人選擇可能是看到有錢賺去做,但我們選擇是覺得做這個,可能是中國將來要碰上問題的地方,如果我今天做了,早做準備,將來就是機會,那就是我能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有錢沒腦子,文化太差,口袋滿了,腦袋空了,如果文化產業不起來,中國就是個暴發戶國家,不能持久的。娛樂文化可能是最好的,讓人們開始懂得什麼是生活時代。好萊塢對美國最大的貢獻不是傳遞美國價值觀,好萊塢第一天也沒有想過這個東西,是拍好了以後形成了美國獨特的價值體系,然後國外的人也覺得這個標準很好,才會成為今天的好萊塢,好萊塢第一天沒有成立一個宣傳部,告訴全世界說這是我們美國的價值觀。沒那麼回事情。所以,今天中國需要把這些東西給挖掘出來。對我來講,參與這個文化產業,還會不斷的加大這個參與,This is where the money should go,這是我們賺來的錢應該去的。這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家裡有了錢,第一天想到的,給孩子讀好的書。今天我們有了錢,第一天想到的是給老百姓好的文化生活。這不是公司投的,是馬雲自己投的。我進「華誼」的時候,一年虧兩百萬人民幣呢,我投進去,我再幫他們調整戰略,組織架構,馮小剛抓電影,王中軍王中磊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形成了今天這麼一個勢頭。前面一年花了好多時間,現在一年大概就十分鐘時間吧。出發點是希望中國的娛樂文化產業能夠起來,中國也能有像華納兄弟那樣的公司。
記者:所以,我就好奇你的精力,你是怎麼分配你的時間的,你有電子商務這麼多事情,還有文化產業。
馬云:我還有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呢。其實,一個人專注是很重要的,我們專注電子商務,但專注不等於固守在一個地方,你必須看外面,你從外面的行業的迅速發展和學習裡面學到很多東西,再把它放進去,這才是營養。你不能說專注吃大米,其他什麼也不吃,那不行的,五穀雜糧你還得吃。你到外面看看,很有意思,你要讓我走進計算機行業,我就傻掉了,又枯燥,娛樂行業,文化產業,很好玩。
記者:你是因為好玩才進去的嗎?
馬云:我一開始沒有覺得好玩。你可以這樣看,今後阿里進入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是中國十年以後需要的東西,我們才會去的。什麼東西今天很熱,我們原則上不會進,一定不會進。在我當CEO管的時候,什麼東西太熱了,人說咱們今天進去?輪不到我們。什麼東西我們判斷十年之後有機會,我的興趣就來了。十年之後的機會是因為十年以後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今天去prepare for it,你這樣才會有機會。
記者:可是在你進到娛樂行業的時候,同一時間,比如說遊戲,你為什麼沒有選擇?
馬云:我覺得遊戲,我並不覺得它會在中國的未來有什麼發展。再說,遊戲,參加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的internet公司都在做遊戲,做的人太多了,也輪不到我們了。沒人在做,又是社會未來的問題,那我們就要去想辦法,然後要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幸虧是文化產業,我們是有這個能力去做。
記者:為什麼文化產業你有這個能力去做?
馬云:為什麼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去做呢?文化產業又不是三個腦袋,四個什麼的,這是一種思想的創新,一種文化的體驗,王中軍王中磊又有這麼一支很好的團隊,我只是從戰略組織上幫人家一下,管理也是我幫他們。
記者:這個是你的價值,對他們來說?
馬云:對呀。
記者:那你現在一路忙下來,有成果了嗎?這個文化產業你也進入有年頭了。
馬云:馮小剛不是寫了個微博,奧運會那一年,奧運會的前一天,我跟他在富春山居坐下來吹牛,我說,小剛,放心,中國的電影票房總有一天,單片會過一億美元的,唉呀,馬雲,別瞎扯了,我說第二,華誼兄弟的股票有一天市值會過百億人民幣,他說,您說吧說吧。第三,我說,中國電影的市場有一天可以看到一百億的票房,就是整個中國。他說,也就一說。去年他說,唷,還都成現實了。我本來說的是十年。現在你看,奧運會過去才幾年。我們進去的時候還每年虧兩百萬人民幣,到今年一年賺兩三個億的利潤。我自己覺得很好了,哪有比這更好的事兒了。
記者:那再往下看呢?文化產業這一塊?
馬云:我還是會大力投入的,這必須的。這是社會需要。因為有錢,人們一定有這個精神需求。
記者:你覺得是下一個大生意嗎?
馬云:你如果帶著大生意去看,這個世界上比文化產業賺錢的行業太多了。我也沒見到好萊塢哪家電影公司發的一塌糊塗的,沒有的。做這個事兒,以不虧本,但是是為社會公益。文化產業你投下去,像華誼這樣成功的,其實不多的。我當時投華誼,我心裡基本上把它劃成爛帳了。
記者:你是這麼想的?
馬云:我是這麼想的。
記者:但是義無反顧就進去了?
馬云:那當然。第一,我相信華誼是會賺錢的,但如果不賺錢,也就算了。這是我自己的錢,不是公司的錢。公司的錢,我就不那麼想了。
記者:那你當時投了多少錢?
馬云:好多錢。他們兩兄弟以外,我是最大的股東。今天人家說我賣光了,我哪兒賣光了,我都沒怎麼賣,誰要。後來騰訊想要進華誼,只要支持中國文化產業,都可以,我都同意。騰訊現在5%。
記者:是馬化騰個人還是公司?
馬云:是公司。電影還是最好的知識傳遞和文化傳播的東西,老百姓對很多問題有想法了,生產效率自然會提高的。
記者:文化產業不止是娛樂,電影,還有很多啊。
馬云:我是覺得電影我最容易做,其他深奧的不會弄啊。電影還能看明白,有樂趣。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太多了,你選擇的永遠是你自己感興趣的。
出處: 南華早報 http://bit.ly/1dB6Bov
馬雲訪談錄(二):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談合作和競爭:該打的仗我們都打過了
在商業江湖上,馬雲推崇金庸風格,最欣賞《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那種混雜著絕世武功又獨立於世,兼有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味道。過招都像以武會友,沒有你死我活的敵人。從「游擊隊」打成「正規軍」, 卻經常回到「游擊隊」狀態,馬家軍能攻能守還善變陣,股票上市下市就看戰略,劍隨意使,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記者:我們不得不要說到你和雅虎之間的事情了。你知道,雅虎對整個互聯網業的意義不只是一家公司,它有它像征的意義,重要的是,雅虎對阿里巴巴的意義更加非同尋常,當你最後決定用76億美元從雅虎「贖身」的時候,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思考?
馬云:人們把很多問題看的太個人化了,太糾結了。我和雅虎又沒有什麼大關係,對我來說,雅虎是互聯網時代的標誌性公司,我們都很喜歡這家公司。阿里巴巴和雅虎,在一個很偶然的也很有意思的時期,我們碰上了,合作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又發現我們必須分開才能更好,所以就又分開了。這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不帶有個人的情緒。
記者:所以你覺得這只是一個很正常的交易?
馬云:對呀,這是生意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合作的過程。只是人們把它傳奇了。確實也有傳奇的地方,比方說我們在合作過程中,換了六七個CEO,包括整個談判的過程是充滿傳奇的。但不能因為充滿傳奇,而把這些正常的交易傳奇化。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雙方合作,到了一定時候,發現合作需要提升,需要upgrade,對他們來講,upgrade對他們更好,對我們來講也很好,那我們就合起來發展。演義的東西太複雜了,哪有那麼複雜,那還做不做人啦。
但是,我覺得這是個好的deal。雅虎這件案子如果今天讓我重新思考一次,我還是會一樣。你想想看,十億美金在當時,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一筆交易,由於這十億美金也讓後來的阿里巴巴更健康,不是阿里巴巴缺這筆錢,而是這十億美金讓我們把很多小VC給cash out(套現)了,小VC給cash out了之後,使得阿里巴巴在後面的發展過程中,沒有給逼著一定要上市,也就沒有人反對阿里巴巴跟eBay競爭發展「淘寶」。阿里巴巴在雅虎本身的沉浮發展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別人來看一家公司的併購好處是因為有了它,你的收入增加了多少,因為有了它,你獲得了什麼樣獨特的技術,但是,我覺得阿里在整個跟雅虎的合作過程中,其實以歷史的眼光去學習的話,會覺得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消化了雅虎。所以這個案子再做,我還會這麼選,不會選錯,還是會這麼走,但方式方法我們會更加進步一點。
記者:剛才你也談到,阿里可能是中國最好的互聯網公司,現在輿論上通常會認為,在中國,真正進入到國際化的互聯網市場競爭的互聯網公司有三家,阿里,騰訊和百度,你怎麼看輿論的這種判斷?
馬云:既然輿論說三家,那就三家。我並沒有說我們最好,是指的在管理方面,我們是領先的。騰訊是在產品和工程上比較強一點,百度是在搜索技術上比較領先一點。說到管理,我們是三家最好的。我當著他們兩個人也講過這個問題,我們再增加兩萬名員工,我們可以照樣很好,他們可能就扛不住了。在搜索的技術上,我們今天要往前推進的話,我們跟百度是有距離的;在產品的豐富性,在對通訊產品的把握和客服的體驗上,我們和騰訊是有距離的,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已。騰訊強在產品管理,百度強在搜索技術,但互聯網絕不僅是搜索技術,在其他技術上,他就比較累一點。我們強在綜合處理,綜合的技術,產品和工程。我們也許沒有一樣東西比別人牛逼在哪裡,但在文化和管理上,我們相對來講好很多,所以才會導致每樣東西都是普通的,但是整體的競爭力並不差。
當然毫無疑問,中國這三家是今天總體綜合實力來講最好的。但是,傳統行業是「六十年河東,六十年河西」,到了工業時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所以,都很難說。
記者:輿論也會認為說,騰訊、百度,還有你們阿里,有今天這樣的強大,也是基於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的網民現在已經是4.6億了,可是,終究你們還是要走出去,面對更大的市場,你覺得在這一點上,比較而言,阿里的競爭力會不會更強一點?
馬云:我覺得,這十多年,大家看這個問題時,還是不夠成熟。政府官員也講,要全球化,好像不在國外沒有個工廠,沒有個辦事處,很丟臉似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家大公司。全球化的企業,絕不是看你有多少海外的分支機構,有多少的海外客戶,全球化主要是全球化的眼光、思考、戰略和組織文化,有全球業務的企業未必是全球化的,全球化的企業未必有全球的業務。我相信,騰訊也好,百度也好,我們也好,我們都有很多海外的客戶。中國有13億人口,巨大無比的市場,你幹嘛家門口的事情都還沒做好,跑到外面去做,你跑到外面去,可能五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沒有中國大,你也還是服務消費者,何況服務消費者,沒有服務所謂「顏色不一樣」的消費者,在我看來,中國市場已經是個國際化的市場,十年後,群雄逐鹿的市場是在中國。我家門口這塊地已經夠肥了,幹嘛跑人家地上跟人打,除非我的中國市場沒了,我才會到外面去打。
我們沒有把全球化作為我們的戰略目標,作為一個結果,但阿里無論是技術,管理,思想,運營,人才的體制,我們都走的是國際化。我們沒有發現我們跟Amazon,跟eBay,跟Google,跟Facebook,有什麼差異,我們也沒發現他們有什麼想法跟我們有什麼距離,或者我們有什麼想法跟他們有多少距離,我們基本上是在同一代上面的思考,競爭也一樣。
記者:你說的也包括企業文化的建設嗎?
馬云:我沒有看出來我們有什麼大的區別。事實上,他們也知道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你像騰訊今天也躋入到前五,前六名了,我相信不遠的將來,全世界的五大互聯網公司,中國至少有兩席。這個不能說你們中國市場大,你們才會有今天,這是全世界互聯網的高速成長,才會變成今天這樣,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是我們不防Amazon,還是Amazon不防著我們,是我們不研究Google的未來,還是Google不研究我們的未來,在這個層面上,全世界處在一個競爭平面上的公司,大家都是互相研究的。
記者:但是,中國政府設的防火牆難道沒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oogle,Facebook在中國的發展嗎?
馬云:也許他們幫了百度,沒有幫我們,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是Amazon我們沒打過,還是eBay我們沒打過,請問,中國政府幫我們打過Amazon,還是幫我們打過eBay?所有我們該打的仗我們都打過了。
記者:但是有這個情況的存在。
馬云:有這個情況應該問百度,百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倒是很樂意Google在這裡,可以互相較量挺好。但有時候不一定要跨過去,這個就像蘇聯和美國沒有打過,但是大家都知道對方的實力,道理是一樣的。
記者:那在你當時跟雅虎的「換購風波」中,中國政府沒有幫過你?
馬云:政府幫了我什麼呢?
記者:我不曉得。
馬云:有一點,媒體上不能這麼講,否則,我在這兒,是中國人嘛,惹麻煩。但可以這麼講,美國政府是堅決站在自己企業背後的,我們中國未必。
記者:這個我同意。
馬云:Google跟美國政府的關係,鐵到哪兒去了。 Google背後就站的是美國政府。當時,eBay跟我們打的時候,就是美國領事館,美國商務部來惹我們麻煩,多了去了。誰替我們講過話?找我麻煩的人還多了去了。我不好說政府沒幫忙。沒有當地政府,沒有中國這樣的環境,因為對電子商務對互聯網不是太熟悉,但是他們也充滿好奇,當然,我們也在溝通,相對而言,我們在中國是很幸運的。其實很多人對政府,特別老外,Loser always complain,失敗者總是抱怨這樣,抱怨那樣,失敗者總是覺得別人的成功是有政府支持的,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情。我覺得中國政府已經很了不起了,鬼子很多人講,中國政府控制互聯網,互聯網管制,管制能管製出六億互聯網用戶的話,這種國家管制很有水平啦。管制能管製出,全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有三四家是中國的,很牛啦。歐洲這麼自由開發的國家,怎麼一家也沒搞出來。如果百度的運氣是政府幫了它,但它成功了,為什麼其他人沒有幫成功呢。 Google也應該自己反省一下,跑到任何地方,都認為自己牛逼大了,這不行的。換句話說,老外公司在中國遇到狙擊,但我還是挺欽佩他們的,中國還沒有一家敢出去呢,連機會都沒有。我覺得我們今天還沒有這個能力。慢慢來嘛,我們才做了十四年。能夠從「五級台階」跳下來,很不錯啦。
記者:什麼叫「五級台階」?
馬云:小男孩不都喜歡跳台階嗎,從五級台階跳下去了,以為很牛,以為從三層樓也可以跳下去,摔死了,這是professional訓練,很多工作是需要訓練的。全球化的運作,跨地區的系統作戰,管理是靠時間的,文化更需要時間。一家公司要成為一家國家化的管理公司,就一定要有國際化的文化思考。十四年以來,阿里巴巴的問題很多,因為我們發展的太快,但是,發展的快,到了今天這個規模,這個影響力,絕不等於we deserve,我們還有很多內部的東西沒有弄好。管理我們做的,我自己覺得蠻自信的,在互聯網公司裡面不錯的,但絕不等於我們沒有問題,問題多了去了。但是,想想看,在兵荒馬亂的互聯網發展的十四年中,能夠殺成這個樣子,是各種各樣的嘗試努力,有的時候受傷,內傷外傷多了去了,也可以了。
馬雲訪談錄(一):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2013年5月10日,用一場杭州城裡萬人空巷且極具儀式感的晚會,他載歌載舞,然後,他告訴大家,他不再擔任阿里巴巴的CEO了。
他48歲,仍然年富力強,但是,「沒有健康,良好的年輕人接班制度」,公司不會走的長久,他要將阿里巴巴交給年輕人。
「菜鳥」,當然是個玩笑,當真你就輸了。
從1998年迄今,電子商務在中國從一個陌生的概念走入尋常百姓生活,馬雲是促成這件事的最關鍵而且辨識度最高的入物。他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寶和支付寶,分別完成了美國的Ariba,eBay和PayPal這三家公司所做的事,在中國貧瘠的互聯網沙漠上,種出一片草原,進而長成生態。他堅持不是建立一個帝國,而是促成一個生態系統,讓生命自已找到出路。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美家具電子商務零售商Wayfair與史泰博Quill啟動合作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熱度持續 本土化是關鍵
-
淘寶台灣館2010年7月開張 -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580739.shtml 大陸最大電子商務平台淘寶網昨(5)日宣布,7月將在「淘寶商城」開設台灣館,銷售食品、衣飾、鞋、包等商品,協助台商進入大陸內需市場...
-
「請問您投資賺錢最多的是哪一個案子?」 我和一位創投界前輩聊天,他已經退休了,我們在談論他的豐功偉績。 「是阿里巴巴,賺了十多倍,我們在1999年馬雲第一次融資時投的」他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為什麼不好意思? 「本來五百萬美元的額度,有可能全拿,後來我...
-
在2010年4月26日,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阿里巴巴 公司(1688.HK)宣佈,斥資1億美元打造的國內最大外貿小單在線交易市場全球速賣通( www.aliexpress.com )正式營業,首攻美國。該市場的推出將更好得滿足「後經濟危機時期」小企業的...
-
每次總有太多台商搞不清楚阿里巴巴有幾個商務網站, 這邊小弟簡單說明Alibaba.com 目前各式平台的差異, 總的來說就是這五大商務網站, 01.阿里巴巴- 國際站 http://www.alibaba.com (全球最大B2B商務平台) ...
-
為更好地服務外銷中小企業客戶,9月27日,全球領先的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公司阿里巴巴宣布,其國際市場將全面升級成全球規模最大也是目前惟一的出口集成工作平台,并將於2011年1月1日正式推出“ 2011版出口通 ”,新增一站式出口配套服務,幫助客戶從Meet at Alibaba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