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德國機械業面臨中國的強大競爭

德國的建築機械產品多年來一直暢銷全世界。但是自從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機械對德國機械製造商構成極大競爭。
建築機械在市場上仍有需求,但工業國家的購買力已經下降。根據諮詢公司Oliver Wyman的調查,到2020年,建築機械在工業國家的銷售量雖然還將每年增長約1.6%,但是無法與中國和其它新興工業國家的情況相比。特別是靠近赤道的國家,其建築機械的購買力同期將增長4%或者5%。 Oliver Wyman諮詢公司的建築機械專家克爾普(Romed Kelp)說,"這裡出現了新的市場佔有率。"在2020年之前,靠近赤道的新興國家在世界建築機械市場的份額將達30%。
增長市場上的普通機械
ARCHIV - Monteur Günther Wiko zieht die Muttern am Drehgestell eines Eisenbahndrehkrans «Multi Tasker 1600» der Kirow Ardelt AG an, aufgenommen am 12.07.2010 in Leipzig. Der 190 Tonnen-Koloss kann 160 Tonnen heben und ist für den Export nach China bestimmt. Die deutschen Maschinenbauer sammeln mit rasantem Tempo neue Aufträge ein. Im Juli lag das Auftragsplus real 48 Prozent über dem Vorjahresmonat, wie der Verband Deutscher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VDMA) am Mittwoch (01.09.2010)in Frankfurt mitteilte. Foto: Jan Woitas dpa/lsn (zu dpa: «Maschinenbau auf rasantem Wachstumskurs») +++(c) dpa - Bildfunk+++德國機械製造業出口暢銷
中國的機械製造商目前積極活躍於國際市場,其市場佔有率已經從2008年以前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 當然龐大的國內市場也是導致中國機械製造業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中國也向那些本國沒有機械製造業的門檻國家出口其產品。克爾普說:"那些著名西方製造商生產的機械,其特點是技術含量非常高,適合西方國家使用。 而以門檻國家為主的新興市場則明顯需要簡單、電動化程度不高、結實耐用和容易維修的大眾化產品"。因此,中國的標準建築機械比歐洲生產的高端建築機械更實用。
德國製造商沒有走下坡路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Joachim Schmid)並不為德國製造商在增長市場的佔有率感到擔心。雖然他也認為:"受到調節的市場如歐洲市場與未受調節的非洲市場相比,對機械設備的技術要求完全不同。"他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對機械的發動機和排氣後處理系統的技術標準非常複雜。很多國家的客戶不會使用和維修,而且價格昂貴難以支付。
Mit diesem Polierroboter erzeugen Wissenschaftler am Fraunhofer Institut für Produktionstechnologie in Aachen IPT hochglänzende Metalloberflächen. Diese werden zum Beispiel für Formen im Maschinenbau eingesetzt, um damit blitzblank-glänzende Kunststoffoberflächen zu produzieren. (Foto: Fraunhofer IPT)德國機械面臨來自中國的強大競爭
施密特說,德國人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他說:"他們應該提供兩種規格的設備","一種是為高度發達的工業市場提供的高技術產品,另一種是為門檻國家提供的基礎稍低的產品。""即便是這些技術上稍低一些的產品,質量也遠遠超過中國的二流機械。"
 
德國人沒有把握時機?
Oliver Wyman 諮詢公司認為,西方機械製造商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打算躋身增長市場,就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中國人已經開始搶佔市場。克姆普說,"特別是在非洲,前一段時間曾出現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並存的局面。""為獲得非洲的原材料,中國政府提供了部分發展援助。"同時,中國人還通過國家對基礎設施的項目融資以及傳統的銷售融資開創了自己的機械產品市場。他們不斷地為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系統進行投資。一旦客戶積累了使用中國產品的經驗,以及中國為其產品建立了良好的售後服務網絡和零配件供應網絡,西方國家的產品便將難以打入新興市場。
Der Auszubildende Sandro Schad steht am Mittwoch (15.02.2012) neben einer Musterwand bei Kšberlein & Seigert ( Koeberlein ) in Queienfeld. Der im Industriegebiet Thueringer Tor ansaessige weltweit taetiger Spezialist fuer Zufuehrtechnik und Automation sucht nach neuen Auszubildenden. Das mittelstaendische Unternehmen entwickelt und produziert Sondermaschinen und Schuettgutsysteme fuer die Materialzufuehrung von Teilen in den Bereichen Automobilindustrie, Maschinenbau, Elektrotechnik und Pharmazeutische Industrie. Foto: Michael Reichel (ari) 德國傳統工業面臨挑戰
克爾普認為,德國人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他們必須捍衛在本國市場的地位以及繼續以高質量的建築機械吸引中國客戶。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為增長市場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例如實行地區夥伴,產品和結構三者相結合的方針。也就是說,如果在門檻國家投資建造了自己的工廠,就可以以"當地的成本"進行生產,或者尋找合作公司負責設備的銷售,操作培訓和維修以及授權合作廠家進行生產。
德國機械製造業無壓力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的專家施密特認為,該行業目前並不存在必須採取行動的壓力。他表示:"我們必須看到,現在機械增長市場的銷售量並不大。這就是說,我們還有進行相應調整的時間。"他認為,這一市場越是向前發展,要求也就越高。而中國的機械製造商是無法滿足這些高要求的,因為德國的技術明顯地遙遙領先。此外,門檻國家也從歐洲購買了二手設備,他們因此熟悉德國產品。施密特說,"德國製造商已經達到了一個質和量的高度,儘管目前沒有出現增長,但是由於我們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因此不會陷於困境。"
作者:Insa Wrede   編譯:李京慧
出處 : 德國之聲中文網 http://bit.ly/13U7qKq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國貿花絮] 在中國上海, 每月仍有二三十人發"電報"!!!!!

2013年7月14日,擁有162年歷史的印度電報業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這一消息令習慣了電郵的人們又想起了古老的電報。記者昨天探 訪了上海電信大樓和上海電信博物館,瞭解到擁有142年歷史的中國電報業務雖也大幅萎縮,但「星星之火」仍在閃亮:在上海延安東路1122號電信大樓,還 有一家營業廳可以收發電報,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前來拍電報。

上海仍有一家營業廳可發電報

上海延安東路1122號的電信大樓,是上海目前唯一可供收發電報之處。在底層的中國電信營業廳內,服務生引導記者在智能終端機上取了個號,儘管在他眼裡,有人來拍電報不算稀奇,但拍電報卻得和「賬單繳費」共用「一個號」。

拍電報沒有專窗,工號為CW-025的業務員表示,來拍電報的人不多,發報過程則由專門的報務員完成,窗口只負責受理。她遞給記者一張正方形的電報單,一排排綠色的小方格讓記者回憶起讀小學時的作文紙。

按照要求,記者在「收報地名」後填寫「北京」,接著填寫「收報人住址姓名」和「電報內容」。業務員提醒記者,方格內的所有文字無需空格,也不用添加標點,全部文字均以0.14元/字收費。記者填寫了一封11個字的電報:「謹以此報留作紀念李上濤」,加上地址共計27個字,收費3.78元。

1881年年底,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條長途公眾電報電路——津滬電報線全線開放使用。當時的收費原則是「路有遠近,費有等差」:上海發到蘇州的電報每字1角、鎮江1角1分、清江1角2分、濟寧1角3分、臨清1角4分、天津1角5分、大沽1角6分。按當時的物價,銀元1角可購買大米16斤,或燒餅80個,肉2.1斤,糖5斤,雞蛋30個……因此,報務員有義務幫助拍報者精練字數,節約開銷。如今,營業廳已不再負擔這一職能,但仍保持著0.14元/字的價格。

去年發報174份,不及當年一天的零頭

營業廳業務員介紹,上海現在平均每月僅有二三十人拍電報。她無奈地表示,在信息化時代,電報的衰落在所難免。

以記者這封即將發往北京的電報為例,整個通訊過程需花3-5天;而對方收到的就是一張寫有電文的普通白紙。這一無法即時雙向溝通的通訊方式顯然遠遠無法滿足信息社會的通訊需求。不過,由於電報仍具法律效用,一些政府和企業通過拍電報的方式留作憑證,譬如債務憑證等。記者發票上的項目名稱為「國內電報費用PUH6371」,業務員表示,日後憑此就能查詢到當日的拍報記錄。

電報這一傳統的通訊方式還讓老一輩人感覺「很真實」。這名業務員遇到過通過電報發佈紅白喜事的老人;還有嘗鮮的年輕人——子女為父母拍封生日電報,情侶互相為對方拍封紀念電報……

2012年的數據顯示,上海全年發出電報174份,接收電報151份,不到上世紀80年代一天收發電報數的零頭。上海電信博物館專家王雙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上海地區一天就有20多萬份的電報交換量,一年的電報交換量大約6000萬:「在那個時候,誰家有什麼急事,都是靠電報聯絡。」他記得,早年上海電報局的辦公地址在和平飯店,一樓是電報局營業大廳,二樓是國際報房和中央室,三樓是國內和市內報房:「光報務員就有900多個,電信營業廳內黑壓壓的全是人。現在,新的通訊方式不斷湧現,老的通訊方式淘汰十分正常——這就像BB CALL機,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現在哪裡還有這項業務?」

沒有電報就沒有電信

上海電信博物館資料顯示:「我國的電報歷史可追溯到1871年4月18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開設電報業務,從此拉開了中國電信歷史的序幕。」

王雙喜告訴記者,在清廷保守勢力眼中,快馬加鞭日行600里的通訊方式已經足夠了:「清廷將外來的電報視作異端邪教,直到整整10年過後的1881年,我國才有了第一條民族電報線。」

「儘管現在發電報的人數很少,但每月二三十封的拍報量說明,電報在信息時代仍然滿足了一部分社會需求。」在王雙喜看來,電信部門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會兼顧社會效益,因此電報至今未退出中國的歷史舞台,「中國人有很強的歷史情結,曾經用慣了的東西要丟棄很不容易,尤其是親身使用過的人們,念及電報,至今都有很深的體會。更何況,沒有電報就沒有電信,無論通訊科技如何發展,電報都是電信的鼻祖。」

出處:文匯報 http://bit.ly/1aXHTmo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阿里巴巴國際站B2B-業務發表會紀實


在從香港證交所退市(下市)一年多後,阿里巴巴國際站B2B公司業務(www.Alibaba.com)今日在杭州舉辦第一次發佈會。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來其國際站B2B業務將加強大數據(Big Data)應用來提昇平台供求信息的匹配率。

2012年6月,阿里巴巴國際站B2B公司以每股13.5港元的回購價格從港交所退市,耗資190億元。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進行架構重組,全部業務拆分成25個事業部。阿里巴巴B2B公司中的國際業務成為B2B國際事業部,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國際事業部總裁吳敏芝接手。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的出口業務增速逐漸放緩。但國際貿易跨境電子商務(Global E-Commerce)卻未受到任何影響,發展勢頭反而更加強勁。「過去5年裡,中國出口年均增長不到10%。」吳敏芝表示,去年退市以後,阿里巴巴國際站B2B更能夠沉下心來去考慮B2B業務到底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如今,中國製造商品的成本優勢不再明顯,外貿信息的供給也開始氾濫。阿里巴巴需要找到B2B業務的額外優勢,而大數據(Big Data) (LA:未來世界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是一個突破方向。

阿里巴巴國際站B2B將以「大數據」作為突破口,主要整合平台上已有的3,670萬買家註冊用戶及280萬企業商舖的交易數據,將海外採購方的需求數據同步給供應商,供應商根據數據及時調整生產計畫。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希望依託大數據(Big Data)提高供需雙方的信息匹配度,進而提升交易效率

此外,阿里巴巴希望國際站B2B的這些交易數據未來也可成為企業信用的參考標準,為企業與銀行、擔保等金融機構的交易提供信用憑證。這一思路其實與淘寶網和阿里小貸的思路相同,淘寶賣家可以憑藉淘寶店舖的交易數據、信用數據向阿里小貸申請貸款。

而「採購直達」平台(簡稱RFQ)是阿里巴巴國際站B2B在大數據(Big Data)上實踐的第一步。在這一平台上,海外買家直接發佈詳細的採購需求,金牌供應商可主動報價並在線進行訂單洽談。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採購直達平台去年的訂單需求達45億美元,今年有望突破200億美元。推出兩年後,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採購直達平台(RFQ)每日可以接到近10,000筆,3,000萬美元的跨境貿易訂單需求 (LA:一天就產生US$3,000萬的訂單, 真是恐怖!!!!),兩年保持了7-10倍的買家規模增長。這個採購直達平台沉澱下了1,000萬全球賣家的採購數據。吳敏芝表示,未來阿里會將中小企業更多的數據搬到網站上。

而在去年,阿里巴巴邀請第三方機構做了一個客戶銷售額數字的調研,結果顯示,國際站B2B上的中國供應商創造了1.3萬億美元出口額(包含通過阿里獲得的訂單),相當於20%的中國中小企業外貿出口總額

重點摘要:

1.中國出口業務放緩, 商品的成本優勢不再
2.透過大數據(Big Data)提高供需雙方的信息匹配度,提升交易效率
3.國際站B2B交易數據未來會是企業信用的參考標準

相關網址:

a.阿里巴巴國際站 http://www.alibaba.com
b.採購直達平台(Supplier) http://sourcing.alibaba.com
c.採購直達平台(Buyer) http://sourcing.alibaba.com/buyer.htm


出處: 新浪科技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馬雲訪談錄(四):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馬雲訪談錄(四)

「退休」之後:我不會回來,但我一直都在


馬雲出身市井,也深得市井百姓推崇。他們從他身上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多來自他極富魅力的語言和經歷,更像一個人生導師,帶來不同階段的開釋。或許,放下商業擔子的馬雲,回歸生活和文化,做回他自己,會有更多出彩的語言和經歷,給粉絲們新的開釋。翻過這一頁,馬雲第二回請聽分曉。

記者:你還參與了大自然保護協會,你的身份也挺多的,你怎麼分配的,你的時間?

馬云:所以要從阿里巴巴退下來。

記者:你只是不做CEO而已。

馬云:不做CEO可是相差大了去了。 CEO和董事長,我們中國人總是搞混了。以為董事長就是太上皇,董事長,那就是召集董事會在重大決策的時候討論討論,然後經常替公司出出台,走走秀,其他有什麼用呢。

記者:那你的意思是你現在不做CEO了,你在時間上更寬裕了?

馬云:更忙了。這邊不當CEO了,那邊的事情就多了很多,社會活動多了很多。

記者:那你不做CEO不是為了節約點時間出來嗎?

馬云:沒有。我不當CEO的目的是對阿里巴巴更好。因為這家公司需要更專注,需要更全心全意的投入,我的精力也不允許我這樣全心全意。

記者:以我的瞭解是,我無法理解沒有馬雲的阿里巴巴會是什麼樣子?因為不管你自己願意不願意,你實際上已經是這家公司的icon了。

馬云:那有什麼錯嗎?

記者:沒有對錯。通常我們理解,你的管理文化也好,管理思想也好,對這個企業已經影響很深了。

馬云:所以,我說我在跟不在一個樣,還不如不在。如果我不在,公司就亂了套了,那我肯定不能不在,我不在這個公司還能照樣在原先路子上走,那我就應該不在。

記者:你現在當然是信心滿滿,說沒有問題,離開一段時間,但如果有問題,你還是會回來嗎?

馬云:那要看什麼問題。我再回來當CEO是不可能了。我不會做了。但是如果公司需要我,我隨時會在。但我不是CEO,我作為董事長,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I am here anytime if you need me. 但是我不會去operate這個公司。

記者:那你不做CEO後,節省出來的是什麼呢?

馬云:省出來的是責任。時間,我並沒有省出多少。就是我退休以後,根本沒有省出什麼時間來。省出來的這個東西是我發現他們做的比我更好。只是省出來這樣東西。忙,反而比以前忙多了。

記者:你接下來的重心會是什麼?

馬云:環保、教​​育。

記者:你可以講講環保嗎?你們那個大自然保護協會,是不是其實是個「雪茄俱樂部」,真的做事兒嗎?

馬云:如果真是個「雪茄俱樂部」,大佬們都很忙,為了一件事情坐在一起,那這件事情一定是很有意思的。大佬們不是要自己去幹什麼事,而是大佬們達成共識後,腦袋達成共識後,自然會有行動去做些事情。小屁孩們坐在一起,團結起來是沒有用的。這世界永遠是些大佬們達成共識後,事情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們的職責是通過影響大佬們,影響他們的行業,影響他們的產業,影響他們的企業,影響他們邊上的人,把環境慢慢搞的好起來。我們現在,幾十個企業家,定期坐在一起,討論如何保護哪塊地啊,哪些水源啊,然後大家募捐啊,各自去跟當地政府談啊,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做的很有意義。

記者:之前我們看到的馬雲,幾乎全部行蹤都是在公眾的視野裡的,現在退休後,會好一些嗎?

馬云:我是真的不希望自己再在公眾的視野裡的。換句話說,「馬雲」是一個時代的獨特的產物,這時代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我已經說了,今後,商業只是我的票友,其他事兒,我自己感興趣的,環保啊,教育啊,這些會變成我主要的事情。人們可能會關注一段時間,可能也忘了。因為任何一次對你過多好的關注,背後一定壞的來了,你關注一個壞的,後面好的不一定來。

記者:我想說的是,在我們視野之外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馬云:狀態?

記者:因為你在我們的視野之中的時候,永遠是活力充沛,像是上了發條一樣,在我們視野之外,有累到不想幹的時候嗎?

馬云:沒有。好像沒有。做阿里巴巴是很累,但我不是因為累得不想幹。

記者:那有過不想幹嗎?

馬云:有肯定有過,一閃而已。但你怎麼辦呢,你說我不想幹了,就不幹了?沒可能的呀。如果說我今天是一個打工的,說不想幹了,說走就走了。我不能說走就走的,這是一份承諾,這是一個組織,一個文化,影響到太多人了。你可以發脾氣,發發牢騷,我連牢騷都不太想的。累了,不想幹了,沒有。做阿里巴巴,儘管非常累,但是,你要想這公司走長,走久的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你要相信年輕人,相信未來,相信自己會越來越不行。這個天經地義。所以,我覺得我已經把這問題看清看透,我只是在一個時代裡面僥倖​​的做對了不少事情,我們是在這個時代裡面很幸運的一撥人。絕不是因為馬雲能力強,也更不是馬雲這幫人比人家有像上了發條一樣的體能和精力,我們就像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一樣,擁有了很多的幸運。有人會問我對老陸(陸兆禧)有什麼期待,我說,我只希望他跟我一樣有運氣,他只要有運氣就行了。我只希望上蒼給他們運氣。

Tips:馬雲的個人簡歷:

19649月出生於杭州。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英語專業,之後任教於杭州電子工學院。

1995年,他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因特網,回國後創辦網站「中國黃頁」。這是全球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在國內最早形成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1997年,他加入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1999年,他正式辭去公職,馬雲和他的團隊回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www.alibaba.com)。他根據長期以來在互聯網商業服務領域的經驗和體會,明確提出互聯網產業界應重視和優先發展企業與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他的觀點和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很快引起國際互聯網界的關注,被稱為「互聯網的第四模式」。

2000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1年全球100位「未來領袖」之一;

2003年,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2008年,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任董事會董事長。

2009年, 45歲時,個人淨資產達80億,位列胡潤富豪榜77位;

2010年,《財富》雜誌以「智慧」和「影響力」為指標,評選出當今全球科技界最聰明的50人。馬雲先生以「阿里巴巴CEO」身份入圍「最聰明CEO」第四名,頒獎詞為「阿里巴巴的帝國正在向全球快速擴展」。

20135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陸兆禧接替。

2013528日,馬雲聯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民營快遞企業,出資50億元人民幣,組建物流網絡平台「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馬雲為公司法人並出任董事長一職。


出處南華早報 http://bit.ly/15CvA7X

馬雲訪談錄(三):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馬雲訪談錄 (三)

談趨勢和未來:你選擇的永遠是你自己感興趣的


馬雲(左一穿紅衣者)

從矽谷到好萊塢,開車四小時路程,卻是幾十年都難以跨越的距離,目前只有喬布斯(Steven Jobs)一個人做到:在矽谷成立蘋果,在好萊塢改造皮克斯,跨越科技和娛樂業。馬雲不會成為下一個喬布斯,但是他跨足娛樂業​​並取得初步成功,給自己和報紙版面先預留伏筆。互聯網行業之外,另有一片天空,他的精力和企圖心還可以企及。

記者:這也是我好奇的地方,就是你的精力分配,我們都知道你在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但是近年你涉足的也挺多,什麼王中軍王中磊的「華誼」,還有林建岳的「寰亞」,這個跟電子商務有什麼關係嗎?

馬云:關係大了去了。永遠記住:創新永遠在業外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我看金庸小說,知道什麼是想像力,把棍法揉進在刀法裡面,那是頂厲害的,棍打得像刀一樣,那才對了。你使棍,他研究你的棍法,你能贏到哪裡去。在電影行業裡,在娛樂行業裡,你能夠學到很多所謂創新。這些故事都是編出來的,他怎麼編出來的。在娛樂行業的發展,你能夠掌握到年輕人的未來,掌握未來的趨勢。

記者:能掌握到年輕人未來的行業很多啊,你為什麼選擇娛樂?

馬云:娛樂容易掌握。我個人越來越覺得,文化產業值得去做。我們選擇這個地方,這十年來,我們也跟以前不一樣,當然很多人選擇可能是看到有錢賺去做,但我們選擇是覺得做這個,可能是中國將來要碰上問題的地方,如果我今天做了,早做準備,將來就是機會,那就是我能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有錢沒腦子,文化太差,口袋滿了,腦袋空了,如果文化產業不起來,中國就是個暴發戶國家,不能持久的。娛樂文化可能是最好的,讓人們開始懂得什麼是生活時代。好萊塢對美國最大的貢獻不是傳遞美國價值觀,好萊塢第一天也沒有想過這個東西,是拍好了以後形成了美國獨特的價值體系,然後國外的人也覺得這個標準很好,才會成為今天的好萊塢,好萊塢第一天沒有成立一個宣傳部,告訴全世界說這是我們美國的價值觀。沒那麼回事情。所以,今天中國需要把這些東西給挖掘出來。對我來講,參與這個文化產業,還會不斷的加大這個參與,This is where the money should go,這是我們賺來的錢應該去的。這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家裡有了錢,第一天想到的,給孩子讀好的書。今天我們有了錢,第一天想到的是給老百姓好的文化生活。這不是公司投的,是馬雲自己投的。我進「華誼」的時候,一年虧兩百萬人民幣呢,我投進去,我再幫他們調整戰略,組織架構,馮小剛抓電影,王中軍王中磊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形成了今天這麼一個勢頭。前面一年花了好多時間,現在一年大概就十分鐘時間吧。出發點是希望中國的娛樂文化產業能夠起來,中國也能有像華納兄弟那樣的公司。

記者:所以,我就好奇你的精力,你是怎麼分配你的時間的,你有電子商務這麼多事情,還有文化產業。

馬云:我還有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呢。其實,一個人專注是很重要的,我們專注電子商務,但專注不等於固守在一個地方,你必須看外面,你從外面的行業的迅速發展和學習裡面學到很多東西,再把它放進去,這才是營養。你不能說專注吃大米,其他什麼也不吃,那不行的,五穀雜糧你還得吃。你到外面看看,很有意思,你要讓我走進計算機行業,我就傻掉了,又枯燥,娛樂行業,文化產業,很好玩。

記者:你是因為好玩才進去的嗎?

馬云:我一開始沒有覺得好玩。你可以這樣看,今後阿里進入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是中國十年以後需要的東西,我們才會去的。什麼東西今天很熱,我們原則上不會進,一定不會進。在我當CEO管的時候,什麼東西太熱了,人說咱們今天進去?輪不到我們。什麼東西我們判斷十年之後有機會,我的興趣就來了。十年之後的機會是因為十年以後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今天去prepare for it,你這樣才會有機會。

記者:可是在你進到娛樂行業的時候,同一時間,比如說遊戲,你為什麼沒有選擇?

馬云:我覺得遊戲,我並不覺得它會在中國的未來有什麼發展。再說,遊戲,參加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的internet公司都在做遊戲,做的人太多了,也輪不到我們了。沒人在做,又是社會未來的問題,那我們就要去想辦法,然後要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幸虧是文化產業,我們是有這個能力去做。

記者:為什麼文化產業你有這個能力去做?

馬云:為什麼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去做呢?文化產業又不是三個腦袋,四個什麼的,這是一種思想的創新,一種文化的體驗,王中軍王中磊又有這麼一支很好的團隊,我只是從戰略組織上幫人家一下,管理也是我幫他們。

記者:這個是你的價值,對他們來說?

馬云:對呀。

記者:那你現在一路忙下來,有成果了嗎?這個文化產業你也進入有年頭了。

馬云:馮小剛不是寫了個微博,奧運會那一年,奧運會的前一天,我跟他在富春山居坐下來吹牛,我說,小剛,放心,中國的電影票房總有一天,單片會過一億美元的,唉呀,馬雲,別瞎扯了,我說第二,華誼兄弟的股票有一天市值會過百億人民幣,他說,您說吧說吧。第三,我說,中國電影的市場有一天可以看到一百億的票房,就​​是整個中國。他說,也就一說。去年他說,唷,還都成現實了。我本來說的是十年。現在你看,奧運會過去才幾年。我們進去的時候還每年虧兩百萬人民幣,到今年一年賺兩三個億的利潤。我自己覺得很好了,哪有比這更好的事兒了。

記者:那再往下看呢?文化產業這一塊?

馬云:我還是會大力投入的,這必須的。這是社會需要。因為有錢,人們一定有這個精神需求。

記者:你覺得是下一個大生意嗎?

馬云:你如果帶著大生意去看,這個世界上比文化產業賺錢的行業太多了。我也沒見到好萊塢哪家電影公司發的一塌糊塗的,沒有的。做這個事兒,以不虧本,但是是為社會公益。文化產業你投下去,像華誼這樣成功的,其實不多的。我當時投華誼,我心裡基本上把它劃成爛帳了。

記者:你是這麼想的?

馬云:我是這麼想的。

記者:但是義無反顧就進去了?

馬云:那當然。第一,我相信華誼是會賺錢的,但如果不賺錢,也就算了。這是我自己的錢,不是公司的錢。公司的錢,我就不那麼想了。

記者:那你當時投了多少錢?

馬云:好多錢。他們兩兄弟以外,我是最大的股東。今天人家說我賣光了,我哪兒賣光了,我都沒怎麼賣,誰要。後來騰訊想要進華誼,只要支持中國文化產業,都可以,我都同意。騰訊現在5%。

記者:是馬化騰個人還是公司?

馬云:是公司。電影還是最好的知識傳遞和文化傳播的東西,老百姓對很多問題有想法了,生產效率自然會提高的。

記者:文化產業不止是娛樂,電影,還有很多啊。

馬云:我是覺得電影我最容易做,其他深奧的不會弄啊。電影還能看明白,有樂趣。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太多了,你選擇的永遠是你自己感興趣的。

出處南華早報 http://bit.ly/1dB6Bov

馬雲訪談錄(二):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馬雲訪談錄(二)

談合作和競爭:該打的仗我們都打過了


在商業江湖上,馬雲推崇金庸風格,最欣賞《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那種混雜著絕世武功又獨立於世,兼有道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味道。過招都像以武會友,沒有你死我活的敵人。從「游擊隊」打成「正規軍」, 卻經常回到「游擊隊」狀態,馬家軍能攻能守還善變陣,股票上市下市就看戰略,劍隨意使,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記者:我們不得不要說到你和雅虎之間的事情了。你知道,雅虎對整個互聯網業的意義不只是一家公司,它有它像征的意義,重要的是,雅虎對阿里巴巴的意義更加非同尋常,當你最後決定用76億美元從雅虎「贖身」的時候,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思考?

馬云:人們把很多問題看的太個人化了,太糾結了。我和雅虎又沒有什麼大關係,對我來說,雅虎是互聯網時代的標誌性公司,我們都很喜歡這家公司。阿里巴巴和雅虎,在一個很偶然的也很有意思的時期,我們碰上了,合作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又發現我們必須分開才能更好,所以就又分開了。這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不帶有個人的情緒。

記者:所以你覺得這只是一個很正常的交易?

馬云:對呀,這是生意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合作的過程。只是人們把它傳奇了。確實也有傳奇的地方,比方說我們在合作過程中,換了六七個CEO,包括整個談判的過程是充滿傳奇的。但不能因為充滿傳奇,而把這些正常的交易傳奇化。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雙方合作,到了一定時候,發現合作需要提升,需要upgrade,對他們來講,upgrade對他們更好,對我們來講也很好,那我們就合起來發展。演義的東西太複雜了,哪有那麼複雜,那還做不做人啦。

但是,我覺得這是個好的deal。雅虎這件案子如果今天讓我重新思考一次,我還是會一樣。你想想看,十億美金在當時,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一筆交易,由於這十億美金也讓後來的阿里巴巴更健康,不是阿里巴巴缺這筆錢,而是這十億美金讓我們把很多小VCcash out(套現)了,小VCcash out了之後,使得阿里巴巴在後面的發展過程中,沒有給逼著一定要上市,也就沒有人反對阿里巴巴跟eBay競爭發展「淘寶」。阿里巴巴在雅虎本身的沉浮發展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別人來看一家公司的併購好處是因為有了它,你的收入增加了多少,因為有了它,你獲得了什麼樣獨特的技術,但是,我覺得阿里在整個跟雅虎的合作過程中,其實以歷史的眼光去學習的話,會覺得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消化了雅虎。所以這個案子再做,我還會這麼選,不會選錯,還是會這麼走,但方式方法我們會更加進步一點。

記者:剛才你也談到,阿里可能是中國最好的互聯網公司,現在輿論上通常會認為,在中國,真正進入到國際化的互聯網市場競爭的互聯網公司有三家,阿里,騰訊和百度,你怎麼看輿論的這種判斷?

馬云:既然輿論說三家,那就三家。我並沒有說我們最好,是指的在管理方面,我們是領先的。騰訊是在產品和工程上比較強一點,百度是在搜索技術上比較領先一點。說到管理,我們是三家最好的。我當著他們兩個人也講過這個問題,我們再增加兩萬名員工,我們可以照樣很好,他們可能就扛不住了。在搜索的技術上,我們今天要往前推進的話,我們跟百度是有距離的;在產品的豐富性,在對通訊產品的把握和客服的體驗上,我們和騰訊是有距離的,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已。騰訊強在產品管理,百度強在搜索技術,但互聯網絕不僅是搜索技術,在其他技術上,他就比較累一點。我們強在綜合處理,綜合的技術,產品和工程。我們也許沒有一樣東西比別人牛逼在哪裡,但在文化和管理上,我們相對來講好很多,所以才會導致每樣東西都是普通的,但是整體的競爭力並不差。

當然毫無疑問,中國這三家是今天總體綜合實力來講最好的。但是,傳統行業是「六十年河東,六十年河西」,到了工業時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所以,都很難說。

記者:輿論也會認為說,騰訊、百度,還有你們阿里,有今天這樣的強大,也是基於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的網民現在已經是4.6億了,可是,終究你們還是要走出去,面對更大的市場,你覺得在這一點上,比較而言,阿里的競爭力會不會更強一點?

馬云:我覺得,這十多年,大家看這個問題時,還是不夠成熟。政府官員也講,要全球化,好像不在國外沒有個工廠,沒有個辦事處,很丟臉似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家大公司。全球化的企業,絕不是看你有多少海外的分支機構,有多少的海外客戶,全球化主要是全球化的眼光、思考、戰略和組織文化,有全球業務的企業未必是全球化的,全球化的企業未必有全球的業務。我相信,騰訊也好,百度也好,我們也好,我們都有很多海外的客戶。中國有13億人口,巨大無比的市場,你幹嘛家門口的事情都還沒做好,跑到外面去做,你跑到外面去,可能五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沒有中國大,你也還是服務消費者,何況服務消費者,沒有服務所謂「顏色不一樣」的消費者,在我看來,中國市場已經是個國際化的市場,十年後,群雄逐鹿的市場是在中國。我家門口這塊地已經夠肥了,幹嘛跑人家地上跟人打,除非我的中國市場沒了,我才會到外面去打。

我們沒有把全球化作為我們的戰略目標,作為一個結果,但阿里無論是技術,管理,思想,運營,人才的體制,我們都走的是國際化。我們沒有發現我們跟Amazon,跟eBay,跟Google,跟Facebook,有什麼差異,我們也沒發現他們有什麼想法跟我們有什麼距離,或者我們有什麼想法跟他們有多少距離,我們基本上是在同一代上面的思考,競爭也一樣。

記者:你說的也包括企業文化的建設嗎?

馬云:我沒有看出來我們有什麼大的區別。事實上,他們也知道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你像騰訊今天也躋入到前五,前六名了,我相信不遠的將來,全世界的五大互聯網公司,中國至少有兩席。這個不能說你們中國市場大,你們才會有今天,這是全世界互聯網的高速成長,才會變成今天這樣,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是我們不防Amazon,還是Amazon不防著我們,是我們不研究Google的未來,還是Google不研究我們的未來,在這個層面上,全世界處在一個競爭平面上的公司,大家都是互相研究的。

記者:但是,中國政府設的防火牆難道沒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oogleFacebook在中國的發展嗎?

馬云:也許他們幫了百度,沒有幫我們,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是Amazon我們沒打過,還是eBay我們沒打過,請問,中國政府幫我們打過Amazon,還是幫我們打過eBay?所有我們該打的仗我們都打過了。

記者:但是有這個情況的存在。

馬云:有這個情況應該問百度,百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倒是很樂意Google在這裡,可以互相較量挺好。但有時候不一定要跨過去,這個就像蘇聯和美國沒有打過,但是大家都知道對方的實力,道理是一樣的。

記者:那在你當時跟雅虎的「換購風波」中,中國政府沒有幫過你?

馬云:政府幫了我什麼呢?

記者:我不曉得。

馬云:有一點,媒體上不能這麼講,否則,我在這兒,是中國人嘛,惹麻煩。但可以這麼講,美國政府是堅決站在自己企業背後的,我們中國未必。

記者:這個我同意。

馬云:Google跟美國政府的關係,鐵到哪兒去了。 Google背後就站的是美國政府。當時,eBay跟我們打的時候,就是美國領事館,美國商務部來惹我們麻煩,多了去​​了。誰替我們講過話?找我麻煩的人還多了去了。我不好說政府沒幫忙。沒有當地政府,沒有中國這樣的環境,因為對電子商務對互聯網不是太熟悉,但是他們也充滿好奇,當然,我們也在溝通,相對而言,我們在中國是很幸運的。其實很多人對政府,特別老外,Loser always complain,失敗​​者總是抱怨這樣,抱怨那樣,失敗者總是覺得別人的成功是有政府支持的,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情。我覺得中國政府已經很了不起了,鬼子很多人講,中國政府控制互聯網,互聯網管制,管制能管製出六億互聯網用戶的話,這種國家管制很有水平啦。管制能管製出,全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有三四家是中國的,很牛啦。歐洲這麼自由開發的國家,怎麼一家也沒搞出來。如果百度的運氣是政府幫了它,但它成功了,為什麼其他人沒有幫成功呢。 Google也應該自己反省一下,跑到任何地方,都認為自己牛逼大了,這不行的。換句話說,老外公司在中國遇到狙擊,但我還是挺欽佩他們的,中國還沒有一家敢出去呢,連機會都沒有。我覺得我們今天還沒有這個能力。慢慢來嘛,我們才做了十四年。能夠從「五級台階」跳下來,很不錯啦。

記者:什麼叫「五級台階」?

馬云:小男孩不都喜歡跳台階嗎,從五級台階跳下去了,以為很牛,以為從三層樓也可以跳下去,摔死了,這是professional訓練,很多工作是需要訓練的。全球化的運作,跨地區的系統作戰,管理是靠時間的,文化更需要時間。一家公司要成為一家國家化的管理公司,就一定要有國際化的文化思考。十四年以來,阿里巴巴的問題很多,因為我們發展的太快,但是,發展的快,到了今天這個規模,這個影響力,絕不等於we deserve,我們還有很多內部的東西沒有弄好。管理我們做的,我自己覺得蠻自信的,在互聯網公司裡面不錯的,但絕不等於我們沒有問題,問題多了去了。但是,想想看,在兵荒馬亂的互聯網發展的十四年中,能夠殺成這個樣子,是各種各樣的嘗試努力,有的時候受傷,內傷外傷多了去了,也可以了。

出處南華早報 http://bit.ly/1dB65Hh

馬雲訪談錄(一): 成功者只能走自己的路

馬雲訪談錄(一)
談電子商務和創新:我做的是生態系統
馬雲還是那個馬雲。

2013
510日,用一場杭州城裡萬人空巷且極具儀式感的晚會,他載歌載舞,然後,他告訴大家,他不再擔任阿里巴巴的CEO了。

48歲,仍然年富力強,但是,「沒有健康,良好的年輕人接班制度」,公司不會走的長久,他要將阿里巴巴交給年輕人。
輿論一片驚呼,馬雲「退休」了。
528日,官方消息稱,馬雲將出任「菜鳥」網絡的董事長。
輿論又是一片驚呼,馬雲「復出」了。
「菜鳥」,馬雲怎麼會當「菜鳥」。這個「菜鳥」可是由阿里巴巴牽頭組建的所謂「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CSN)」項目,這一項目集結了千億投資,阿里巴巴、銀泰、復星、富春等浙商巨賈領銜,還有中國目前非常活躍的快遞物流公司,聯合組建的一家新物流公司。

「菜鳥」,當然是個玩笑,當真你就輸了。
馬雲是誰?這是一個只要出現在公眾視野裡,就永遠像「上了發條一樣」,精力無窮,活力充沛的傢伙,他怎麼會輕易言退言休,用他自己的話說,「開什麼玩笑」?
530日,在杭州,他「租用」的辦公室裡,他接受了香港《南華早報》的獨家專訪,手裡握著的是他不離不棄的「打狗棒」,來自金庸小說裡的道具。
談電子商務和創新:我做的是生態系統

1998年迄今,電子商務在中國從一個陌生的概念走入尋常百姓生活,馬雲是促成這件事的最關鍵而且辨識度最高的入物。他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寶和支付寶,分別完成了美國的AribaeBayPayPal這三家公司所做的事,在中國貧瘠的互聯網沙漠上,種出一片草原,進而長成生態。他堅持不是建立一個帝國,而是促成一個生態系統,讓生命自已找到出路。
記者:您真是太忙了,510日剛辭了阿里巴巴的CEO,媒體說你是「退休」,528日就開始搞這個「菜鳥」,看了一下,全部是浙商,是搞浙商聯盟嗎?
馬云:不是浙商聯盟。這些人比較熟悉,一起玩,一起交流了很長時間,大家做事的風格也差不多。這個其實也是好多年的構思,現在在做這個公司的董事長,是時間的問題,公司主要是沈國軍在抓。這個事情應該在510號之前宣佈就好了,就不會有那麼多誤解。其實我也不是退休,我​​還是做我的董事長,CEO不做了。有人說你又「復出」了,哪會出去又回來,開玩笑,不可能的。
記者:那也沒什麼,本來你也是不按牌理的。那現在運作物流跟你之前的商業邏輯是一脈相承的嗎?
馬云:在電子商務領域裡實際上就三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一是數據流,就是電子商務,淘寶、阿里巴巴這個數據,網絡上的,二是資金流,就是阿里巴巴小微服務、支付寶這條線,第三就是物流體系。就這三方面來說,當年做電子商務我們開了一個先河,做到今天為止,它已經形成了國家電子商務的一個主要的產品,尤其是基礎設施,就是電子商務上的支付這套體系,我們也通過我們的努力,把各個銀行之間打通運用起來。物流呢,我自己覺得,在中國做電子商務,是很難做到自己送貨的,如何讓整個中國的物流快遞行業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同時這些發展起來的企業能夠專注到服務上,而不是專注到硬件的投資,倉儲的建設,因為物流快遞要發展,基礎設施,特別是技術的基礎設施還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是一家社會化大合作的公司,我們今天做淘寶做阿里巴巴,我並不認為我們想獨家做起來,支付寶是我們獨家做起來的,是因為當時沒有,沒有就只好自己做起來。今天物流也一樣,是國家已經投了幾十萬億的錢,在整個的鐵路,交通的各個設施都投的不錯,但是效率總體來說還是很差。那如何能有一個很好的機制,來幫助國家的這個基礎設施更有效率的發揮,同時也能夠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這是我的選擇。這實際上是物流、數據流、資金流三個合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的生態體系。
記者:你涉足金融,物流,剛才也說到,國家已經大量投入做了基礎的東西,你是不是也需要政策的支持,或者說你先要拿到國家的政策支持?
馬云:我覺得任何東西,一開始你想要得到政策支持,都挺艱難的。今天這個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你只要做的事情用心是對社會有益的,你又是按照開放的,透明的,公開的方式方法,及時跟政策部門溝通,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就像我們做金融,物流,不是​​因為我們看好它賺錢進去的,當然一定要賺錢,不賺錢就亂了套了。但不只是因為要賺錢做這個事情。所以,這樣走下來,政府部門對我們的理解越來越大,民眾對我們理解其實也挺大。
記者:所以你覺得有沒有政策的支持對你來說也不是那麼必要?
馬云:當然我們很期待政策的支持,但問題在於現有的很多政策未必能夠支持,對變革來講,創新一定是在超越了現有制度的發展,如果在現有制度下面的這種創新那其實不叫創新,那是一種完善和改良。今天我們在創新並影響這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對各級政府的政策制度也是巨大的挑戰。
記者:輿論會覺得阿里巴巴現在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了,你覺得接下來它的「爆發點」會在哪裡?
馬云:我並沒有覺得它是一個「帝國」。我很多年來,一直堅信:我們不能做「帝國」,我們要做的是「生態系統」。任何一個「帝國」都有倒台的時候,但「生態系統」基本上是可以生生不息的,如果我們不破壞這個「生態系統」的話。一個「生態系統」有春夏秋冬,就像非洲草原有旱季和雨季,只要是個生命,就有生長、成長、發展、繁育和重新恢復的過程。說到我們這個生態系統的「爆發點」,我覺得不如這樣理解:重要的不是我們能從這個「生態系統」裡賺多少錢,而是在這個「生態系統」裡面的企業能在這裡掙多少錢,因為只有他們掙的越多,我們才有機會掙錢。
記者:你的意思是你們做的是一個系統工程,至於走進來的企業要怎麼生存,那是他們的事情,你只是儘量的去創造一個好的條件?
馬云:是。我們只是要把這個生態系統建設的更加健康,更加的透明,更加的開放,更加的有責任感。這個生態系統裡附著了開放,分享,透明和責任這些價值體系,進入到這個生態系統的企業只要認可和堅持這些價值體系,他們就一定會更好。
記者:就像您剛才說的,阿里做的是一個「生態系統」,但是,進入金融領域是自然而然的到了這一步嗎,你是基於怎麼樣的考慮?
馬云:我們不是因為要進入金融才進入,而是我們在發展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當中,一定要用到「金融」。原先的金融體系沒辦法支持我們,現有的金融體系很難支持創新行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就自己創新一套金融。
記者:你會認為像支付寶這樣的支付工具算是你們的創新嗎?
馬云:這個是全世界最獨特的創新,起碼是之一吧。阿里巴巴的模式,我們沒有否認過,但是我們也不好說我們就是中國的eBay,中國的Amazon,大家都在做電子商務,我們跟eBayAmazon不一樣。有人說,支付寶就是PayPal,支付寶跟PayPal相差太遠了,說實話,我們完全是獨特的模式。很多人對我們的領域不是很瞭解,電子商務的發展一定要有金融支撐的,但是今天中國的金融很難支撐我們的發展,所以,我們自己建了這麼一套東西,但是這套東西它越來越大了,我們發現它不僅可以支持我們,我們也可以用來支持別人,特別是支持小企業的發展,所以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中國不缺一家銀行,中國有的是銀行,中國也不缺任何一家金融機構,中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絕對數在世界上不算少的,但中國需要一個好的創新的金融機制,去適應未來的金融的發展。中國現有的金融體系,是服務了20%的客戶,賺了80%的錢,但是畢竟有80%的客戶沒有被服務到,如何去為他們提供服務,這是金融應該去思考的問題。那我們既然已經在這個領域裡面,也許我們本身的經歷可以幫助很多企業。
記者:就是槓桿自己在這個行業裡的位置。
馬云:是的。
記者:支付寶的創新是基於中國特色產生的,但互聯網是無國界的,當你要面臨更大的市場的時候,它是一個可以複製的經驗嗎?
馬云:這個「中國特色」是由於中國原來的基礎太差。但是我們的產品、技術、規範和透明和全世界是一樣的標準。解決中小企業的問題,解決金融服務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碰到的問題。其實我們真正的問題是,第一,我們有沒有準備好去面對全球化;第二,我們在現有基礎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中國的金融創新還有很多路要去走。我覺得外面的市場一定有巨大的潛力,但是,是不是這個時候,我們有沒有準備好,市場有沒有準備好,來面對這個挑戰。這才是我們的問題。
記者:從你1999年做阿里到現在十多年了,你覺得你在關鍵的地方沒有犯錯,你說的關鍵地方指的是什麼?
馬云:關鍵地方是我們堅持了從第一天開始就清楚的使命,就是幫助小企業成長發展,還有,關鍵地方是我們這家公司從第一天到現在,我們沒有拋棄自己的理想主義。
記者:你的「理想主義」是什麼?
馬云:那就是我們對未來的中國的變革,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的關注遠遠超過了我們要掙多少錢,從第一天到今天,我們沒變過。直到今天為止,我們對自己掙多少錢的興趣,遠遠不如因為社會的發展變化的興趣來的大。這些理想主義的色彩我們沒變過。我們的使命沒變過。當然,我們也認為,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僅僅要有理想,還要有現實的管理、運營,企業的管理,人才的培養,這些方面,我們沒有犯過重大的錯誤。既要有理想,同時也要做到腳踏實地的企業應該要有的管理基本規律,我們沒有犯過大的錯誤。至於產品,服務,硬體,今天這個情況,明天那個失敗,都太多了。
記者:你覺得你在管理上沒有大的失誤,是這樣嗎?
馬云:應該這樣講,我們在管理上沒有出現重大的失誤。而且總體來講,在同級的互聯網公司中,我們的管理應該算是全中國最好的,所以才會有今天。有的可能是產品比我們好一點,或者其他地方比我們好一點,但是從整個制度體系包括文化管理上面,我們可以講我們是今天中國最好的一家之一。
記者:最好或者之一,都是通過比較的,你覺得你願意跟它比一比的互聯網公司是哪些?
馬云:中國沒有。這個我不客氣。這個也不用客氣。我們是家管理見長的公司,也可能外間不知道我們是管理見長。假如說是在硅谷,可以看得到這樣的公司,Google啊,我們還是非常欽佩的。當然,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這個規模上,像我們這樣,因為你不是在這個企業運營管理裡面,你如果運營管理,你就知道二萬四五千人的管理,保持有效,保持十四年的成長,它中間沒有文化管理,人家是制度管理,我們是文化管理,這樣的公司是很難做到的,光自己亂也亂掉了。而且你管的還是個生態系統,你管的是跨領域,我們是B2B,到B2C,到C2C,到金融,到物流,到雲數據,沒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在體系裡面,是很難做到的。
記者:那你認為你對這套管理思想的貢獻是什麼?
馬云:我覺得可能是同事們在花時間做創新做服務,我是花時間把中國的「儒釋道」的管理思想,加上西方的企業管理的法和理,把它們合起來,融合進去。所以,我們1999年就提出,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世界的大市場。當然,我們的管理還是有問題,但總體來講,管理不可能沒有問題,包括做「生態系統」不是做「帝國」,這也是一種管理思想。做「生態系統」的管理思想和做「帝國」的管理思想是完全不一樣的,「帝國」是控制型的,「生態系統」是發展型的。舉個例子,中國有幾家公司可以吃得消,每年換組織架構,從一家公司變成三家公司,變成七家公司,再變成二十五個分支機構,就憑這一條,我不知道中國有哪家公司可以在兩三年內這樣不斷的轉換,我們今天要拆個部門換個部門,可以在四十八小時內,從宣佈到完成整個轉換,這可不是一般公司吃得消的。
記者:那你覺得你的想法走到執行層面,比如說一個策略的改變,然後落實到執行完成的這個過程,你覺得你滿意嗎?
馬云:我覺得挺滿意的。我和我這些一起共事的同事心靈相通,當然我們也不能隨便為變而變。比方說,我們從幾家公司變成二十五個實際上是三十一個事業部,加上支付寶體系,我們從決定、宣佈到完成整個變革也就十天時間不到,但是前面的準備工作花了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這前面部分大家的思考和溝通過程是很關鍵的。我覺得挺滿意的,畢竟是人組成的一家公司,是文化組成的一家公司,任何的變革都是很痛的,具體到到我們公司,變成每一個員工要真正擁抱變化著的這個價值體系是很不容易的。
記者:那作出這些策略的轉變的時候,你扮演什麼角色?
馬云:我?我覺得通常我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記者:不是拍板的嗎?
馬云:拍板,意味著責任的承擔。如果出事兒了,我就要對過程擔責任,但是如果已經出事了,責任你也承擔不了。你知道,拍板,作為CEO,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那你就要做下去。你坐在這個位置,你就必須承擔這樣的職責。
記者:衛哲的離去也是承擔了CEO的職責嗎?
馬云:一家公司的CEO,無論是阿里巴巴事件也好,無論是支付寶的拆分也好,你在這個當口上,好像鄧小平在「六四」當中,他作為國家最高的決策者,他要穩定,他必須要做這些殘酷的決定。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在當時是最正確的決定。任何時候,一個領導者是必須要做這樣的決定。混日子,那誰都可以不做決定的,那這就不叫管理了。
記者:那你面臨這種不得不做的決定的時候,你有過難做的時候嗎?
馬云:當然,好做的決定就不叫決定了。當CEO,往往最好的決定一定是艱難的。艱難的決定未必是好的決定,但是,好的決定一定是艱難的,因為,它一定是痛的呀。一定會損失一些利益,一定會得罪一些人,否則,等於沒有做決定。
記者:你遭遇這樣的時候多嗎?
馬云:多,多了去了。
記者:多到不會痛了嗎?
馬云:痛,那習慣了嘛。沒有一項決定是輕鬆的。因為事實上你考慮到的不是一個決定,你考慮到的是無數人的工作,生活,他們的家庭和未來。
記者:你需要有這麼大的責任感嗎?
馬云:我是需要思考這個問題。但你要背著這個責任感就做不了這個決定了。像有時候,很多小年輕,他做一個決定就要影響幾十萬上百萬的賣家,你知道這個決定會影響多少,但你不能帶著這個責任去做這個決定,那你做不好的。你今天想,這個決定出去的話,那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那這個變化會影響到很多人,但是,你不能說,我要為這幫人的生活去做這個決定,那你這個決定就做錯了。
記者:這個時候還是要有理智和情感的區分?
馬云:那當然。
出處: 南華早報 http://bit.ly/1dB50iw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美家具電子商務零售商Wayfair與史泰博Quill啟動合作

日前,美國最大的家具網絡零售商Wayfair宣佈與辦公產品B2B電商公司Quill合作,將在Quill.com網站提供家具和辦公用品,Quill是美國第二大電商史泰博的子公司。

Wayfair與Quill合作無疑是一種新的嘗試。作為Quill.com新的供應商,Wayfair將獲得一批新的商業賣家,同時也能擴展Quill.com的產品類別。
Wayfair公司業務發展高級總監Brad Johnson表示:「與Quill合作的進程中,我們將為Wayfair.com的新受眾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購物體驗。僅僅通過一個無縫隙的電商體驗,Quill的消費者便獲得了進入在線集市的通道。」

Wayfair目前已經在Quill平台發佈了部分產品,到今年年底其產品品類將更加廣泛。同時,Quill網站也標註出了Wayfair提供的多樣化工作場所設備產品,包括辦公家具、小家電、鍛鍊設備及戶外家具。

Quill公司指出:「我們很多中小型商業客戶都希望有更多的辦公家具選擇,Wayfair成為我們的供應商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在物流配送和客服上我們也能通過協作提高水平。」

Wayfair成立至今已有10年,總共提供了500萬種家居裝飾用品,是美國最大的私人電子商務公司之一。該公司旗下原本有250家零售網站,但剛於去年夏季整合到Wayfair這個品牌之下。即使是在關閉原有網站以及重定向客戶流的情況下,公司在2012年仍取得了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獲得了16%的穩健增長。


Quill作為辦公產品B2B行業先鋒,擁有上百萬的中小型商業客戶,提供12萬中以上的商業必需品。Quill是辦公產品行業第一個成功的網站,自1998年起成為了史泰博(Staples)的全資子公司。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熱度持續 本土化是關鍵

市場分析稱,2013年全球領先的零售商將繼續加大歐洲電商市場的投入,而且將會有一批新的在線零售商湧入歐洲市場。要取得歐洲在線零售的成功,零售商們首先必須適應不同的國家市場,即做到本土化。
儘管現在英國、西班牙、希臘等國面臨著不同的經濟困難,財政緊縮措施持續出現問題,失業也繼續影響著居民消費水平,但歐洲對許多全球領先商家來說仍然是一個頂級的國際市場。分析稱,2013年全球領先的零售商將繼續加大歐洲電商市場的投入,而且將會有一批新的在線零售商湧入歐洲市場。
為了在歐洲市場獲得成功,零售商們將採取一系列策略,包括利用各種既定的電商技術、對在線購買行為進行深度研究,以及開發移動電子商務和通用技術平台等等。
對於亞馬遜、GAP及Vistaprint NV 等零售商來說,歐洲是一個領先的電子商務市場。2012年,亞馬遜在德國的銷售額增長了20.7%,達到87.3億美元,在英國的銷售額較上年增長21.2%,達到6.47億美元。GAP在歐洲的網絡銷售額增長31.6%,達到了5000萬美元, Vistaprint在歐洲的網絡銷售額為4.1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1%。
但並不是所有打入歐洲市場的網絡零售商在2012年都獲得了增長。比如,Coastal Contacts公司2012年在歐洲的網絡銷售下降了0.14%,大約為7040萬美元。Crocs在歐洲的銷售也下降了8.6%,約為3080萬美元。
全球最大的電視與網絡百貨零售商QVC也在德國、意大利和英國開拓了市場,截至今年1月31日的第四季,其在歐洲總的電商銷售額達到了1.038億美元,其中17%來自德國,25%來自英國,9%來自意大利。此外,第四季QVC通過移動端帶來的銷售額約為1380萬美元(佔整個歐洲網絡銷售額的13%),其中4%來自德國,24%來自英國,10%來自意大利。分析稱其2013年歐洲網絡銷售總額將達到3.306億美元,移動端將佔總額的13%,達到4300萬美元。
2012年對於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的零售商們來說,結果是不同的,也是複雜的。而2013年,歐洲網絡零售市場同樣既充滿希望,也暗藏挑戰和困難。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要取得歐洲在線零售的成功首先必須適應不同的國家市場,即做到本土化。
正如Forrester分析師Martin Gill所說:「美國零售商目前在歐洲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所有泛歐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因為歐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歐洲』, 它是一個集合了不同的語言、法律、消費行為、文化習俗、支付偏好和不同貨幣的鬆散國家組織。要在這一系列歐洲國家中獲得強大的立足點必須做到本土化,而目前泛歐在線零售商中並沒有多少是真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