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 電商新聞 ] 馬雲郵件解讀 : 民營企業幽怨到全球化的理性

馬雲昨天給員工發的一封信,在我看來,往小裡說,是他在阿里IPO之前對內部士氣的一次鼓舞與提醒,帶有安撫用意。往大裡說,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馬雲最理性、自信、坦誠的一篇文章,它涉及到互聯網時代的民營價值重估、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永續經營的信心。
它也意味著,馬雲與他創立的民營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正走出幽怨、憤懣,開始展露一個全球化企業的自信與理性氣質。
先往小處說幾句。這封信,馬雲從阿里幾個月來遭受的質疑寫起。說現在是「特殊時期」——IPO前緘默期,面對質疑有些被動。
過去幾個月,外界對阿里的質疑,已從業務、契約上升為對馬雲個人與阿里的「政治化批判」。觀點如此這般:阿里這麼大,涉獵的領域幾乎無所不包,一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脈絡,馬雲就是個「影子皇帝」。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不太正常甚至危險的信號。在中國,被言論裹挾到政治化語境中的民營企業,最容易被「污名化」,成為靶子。這種言論波及的絕不會只是馬雲與阿里。
馬雲說自己早有心理準備面對質疑,但一度還是憤怒,鬱悶和難過,因為受限於緘默期,他不能開口解釋。
這恐怕也是阿里前幾天援引司法手段處理一起質疑的緣由。印象裡,阿里從未對媒體採取這類激烈手段,緘默期裡,它應該是被某種言論與行為逼到無路可退了。
過去一年多,我本人也曾對阿里做過許多零星批判,提醒它要有「邊界」意識,否則一定會有隱晦的壓力來臨。去年5月11日,我在微博裡這麼寫:「馬雲演講開頭贊製造業,結尾強調從商。古來商人倒貨唯利是圖,現代鼓勵經商。但民營商企有邊界,一旦控制工業咽喉,涉金融太深,便無形影響政治,不慎盲目多走一步便引火燒身。阿里已到敏感階段,支付寶已有邊界意識,馬雲不談政治,談就業、中小企業、創業,也是政治敏感度,結尾所謂驕傲也帶渲洩。」
今年3月17日,我在微博裡又這麼寫:「阿里合作傳聞,從保利到中石化,口氣越來越大,即便成真,也只是國資部分開放部分。渲染到『阿里拯救中國』或『收購中國』時,就要小心了。屆時壓力不會像現在叫停一項業務這麼直白,而會隱晦。政經濟博弈下企業有邊界。阿里身不由己被塑造成經濟帝國,馬雲成了影子皇帝、經濟總統或主席,不是好事。」
不是事後諸葛,而是一種直覺。15年前的阿里,只是一隻小猴子,15年後,它已是一個800磅的大猩猩,一舉一動,會引發許多整個社會層面的stakeholder做出反應。
有時,我覺得質疑挺好,它能讓外界約束一個青春期的阿里。10多年前的馬雲與阿里,言論充滿太多革命情緒,需要一種中和的力量。但如今上升到與政治相關的污名化言論,已不是批判,而是批鬥。
不過,即便如此,我覺得,每當言論上升到這一程度時,恰恰又是一個企業走向成熟、自信,擔負更大社會責任成為社會公民的時刻。它給予一個企業廓清迷霧、超越自身的重大機遇。
這正是我想往大處說馬雲這封信的理由。我從他的言論裡,確實體會到了這種氣質。
「一個那麼出色的中國公司會在國內外遭受那麼多的指責和批評,實屬罕見,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心理和現象了。」馬雲在信中援引一名海外企管人士的話說。
與其說還擊,不如說借人之口傳遞自信。從這句話開始,這封信轉向理性與平靜,超越了過往一家民營企業創始人的幽怨與憤懣。
他明白,現階段,阿里「一舉一動,都會觸及利益,這個時候沒人覺得這種創新可愛,會被認為是破壞」。眼下還只是開始,未來阿里進入任何領域都可能引起爭議。
他坦陳,短短15年,阿里擁有如此規模和影響力,很「幸運」,「我們自己都還沒完全適應」,社會各方面可能也沒有準備好突然接受,因為以前做這麼大的都不是民企。
如果我沒說錯,在中國互聯網企業家群體裡,這言論是首次表達。它有一定敏感性。過往,每當民企做大後,總會遭遇各種壓力。人們面對龐然大物中石化,不會有不安,但面對一個阿里,還不習慣。
但中國上下還真得做好迎接這一趨勢的準備。在我看來,它才真正意味著中國的崛起。因為,民企阿里的崛起,正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裡最後15年裡崛起的徵候,並傳遞了一個大國的商業自信。
馬雲與阿里重估了民企的價值。阿里於中國社會意義,絕非電商概念這麼簡單。它給整個社會灌注的信任,才是它對中國乃至全球的最大奉獻。
為什麼如此說?因為這是一個社會難題。在《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書中,日裔美人福山如此總結:美、日、德等國家屬高信任社會,中、韓、意大利屬於低信任社會。理由在於,中國民企弱,更多時候,只是政府與個人及家庭分立,缺少過渡組織。就是說,整個社會結構缺少一種能化解民眾與政府博弈的商業力量,整個社會信任度很低。
阿里的崛起,破除了這種質疑。當然,這15年的過程充滿許多波折,你從馬雲多年來的言論變遷也能體會到:最初他老實喊革命,對於傳統經濟有些輕視,常常說要破除壟斷,但是最近幾年,你能感覺到,他越來越強調這些: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社會責任、為國家解決社會難題、中小企業、青年。
就是說,馬雲與阿里,已經從幽怨、憤懣步入理性、自信的階段,開始扮演更多社會公民的角色。
當公眾質疑阿里觸角太長太多,無所不在時,它們沒有看到15年來,阿里構建的信任體系,體現在基礎設施層面,已經成為中國信息化領域的重要力量,一個走出單一電商概念的阿里,才是健康、安全、負責任的阿里。
我願不吝溢美。前幾天,麥肯錫的一份報告可能被公眾忽視了。它說,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業對整個GDP的滲透與貢獻率,已經超過了美國、歐洲及日本。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此:當被灌注了信任之後,一個人口基數龐大、幅員遼闊、中國,一定會生發影響全球的新興經濟力量。
試問,全球有哪個國家擁有中國如此豐富市場要素,如此豐富的線下資源?美國沒有,歐、日更沒有。這才是它的iGDP低於中國的真正原因。
互聯網時代,美國能誕生技術化力量強大的IOE、亞馬遜們,但不可能誕生阿里這樣觸角豐富的商業企業。若你單純比較所謂自營或企業淨利,阿里或遠遠不及,但若比較對整個社會民生的槓桿效應、共生關係,在全球電商色彩的互聯網平台中,我看不到哪家能勝過阿里。
就像面對當代中國的崛起,西方人不適應、不敢面對、屢髮指責一樣,國內外許多社會力量,同樣也沒有意識到阿里誕生在當代中國的產業背景。其實這是一種共振。
馬雲說,這是他與阿里員工「第一次」「享受」這種「不適應」,並強調「今後的中國,我們這樣的公司一定會越來越多」。我覺得,這就是中國中堅代企業家群體的自信。
我曾持續批判馬雲與阿里過去多年的偏激言論,但我從沒懷疑過馬雲的心胸與視野。過往多年的偏激言論,更像一個活蹦亂跳的青年,急於獲得外界認同與肯定的的情緒流露。
馬雲的信,其實透露了更多。他已經開始站在全球視野、站在CSR角度思考阿里更遠的未來。
他說,未來中國互聯網要做的事很多,公司大了責任就大,外界期望就高,批評指責就多,這是規律,要承認和接受。同時,他提醒員工,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IPO後社會環境變化,因為阿里與家庭、社區、城市、社會、國家是一種共生關係,面對外界質疑,要充滿包容。
他強調,一些反作用力,是「我們關注的不夠,溝通的也不夠。這也正是我們今後必須要注意和完善的地方」,「這是風浪,但更是阿里人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是一種福報,一種修煉」,阿里必須堅持一直以來的使命感,付出更多。
在我看來,這種心態下的馬雲與阿里,才真正具備走向卓越的基礎。前段時間,我說,阿里是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大國最佳市場要素的融合,登陸美國,也是全球市場規則對中國市場規則的適應與妥協,有些人覺得託大。
在此,我還要再次延伸一下,我從馬雲這封信裡看到,他並不滿足於做一個所謂的跨國公司,而是一個全球化的企業。
2006年6月,沉默寡言的IBM CEO-帕米薩諾發出公開信,高呼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已過時,「全球整合」將是大型企業的出路,然後他在美國政府外交事務智囊機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辦的《外交》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全球整合企業」(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GIE)的文章,強調了IBM要順應全球化趨勢,整合全球資源,完全新時代的創新與超越。
一些企管理學者認為,要成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具備全球市場影響力; 有可供支配的全球財務; 員工來源於全球; 產品具有全球吸引力; 利益相關者具有全球性。除非能滿足所有這些條件,否則沒有哪家公司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全球公司。
我覺得,在公司進化層面,在代表中國與全球科技巨頭競爭的舞台上,馬雲與他創立的阿里,在這IPO前夜,已經初步具備了這一條件。而我相信,它所誕生其中的中國市場,將成為它持續超越巨頭的深厚土壤。(文/王如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