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2012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王健林(註:中國四川省人, 大連萬達集團創始人、董事長,2011年, 為富比士中國富豪榜資產排名第十位。資產達到450億元人民幣) 和馬雲(阿里巴巴集團 CEO&董事會主席)就傳統零售和電商未來的市場份額設下「 1億賭局」,但在隨後的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內部沙龍上, 馬雲和王健林就此話題再次展開爭論,馬雲說,「天變了」, 王健林說,「基於中國2000年歷史和美國的現狀,電商非主流」 ,虎嗅摘錄爭論核心觀點,這是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二位大佬對未 來中國商業格局的判斷,振聾發聵,不得不讀!
馬云: 「在機槍面前,什麼拳都沒用」
世界在變。天已經變了。這一萬億(註: 淘寶和天貓今年交易總額超過1萬億元)只是剛剛開始, 零售行業將會面臨致命的打擊。這不是一個玩笑, 做互聯網這麼多年,我一直堅信,創造性地破壞比破壞性地創造要重 要。
PS: 天貓網(從淘寶網拆分 , 中國最大B2C零售網站)
我告訴大家,以後的體驗跟你今天想像的體驗完全不同。 傳統零售行業與互聯網的競爭,說難聽點,就像在機槍面前, 太極拳、少林拳是沒有區別的,一槍就把你崩了。 今天不是來跟大家危言聳聽,大家都是朋友, 互聯網對你的摧毀是非常之快的。
淘寶網(中國最大C2C零售網站) 實際上建立了一個新的生態體系,由五個部分組成:
1、信用體系。線上的信用體系比線下的信用體系要好太多。 用戶在淘寶上最在乎的是什麼? 信用。如果你比別人多了一顆星,都會贏得其他人的尊重, 你的生意也會好上去。
2、金融體系。我沒有對外公佈數據,支付寶現在有八億註冊用戶。 「雙11」交易筆數達到1.05億筆,其中第一分鐘最難處理, 就這一分鐘衝進來1000多萬人。 你們知道1天1億筆交易是什麼概念?鐵道部去年春節賣票, 1天40萬筆交易,全癱瘓了,這跟設備、錢一點關係都沒有, 完全是用技術、用軟件解決問題。
3、社會化大物流體系正在逐步成型。今年, 中國的快遞包裹是57億,其中37億是我們做的。「雙11」時, 1天7800萬個包裹居然給運出去了,而且沒癱瘓! 中國做快遞的主要是浙江省一個村裡的村民,那是很土的一幫人, 但是他們支撐了中國65%的快遞市場。 現在中國從事快遞行業的人數接近100萬。
我們所做的,就是把中國現有的物流體系利用起來, 而不是自己建一套物流體系。中國未來會需要1000萬快遞人員,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管理100萬以上的員工去做快遞。 快遞是很苦的行業,快遞最早就是鏢局,押貨的, 直到今天為止他們還是這個風格。互聯網公司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如果一家公司什麼都干,這家公司肯定幹不長。 電子商務公司是一個社會化的大配合。
4、小企業的工作平台。 我們用最便宜的共享平台為所有小企業服務——設備、設施、 工程師、CRM,這套系統使得很多小企業的「根」留在我們這裡。
5、大數據系統。信息時代和數據時代是有很大變化的,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信息的出發點是我認為我比別人聰明, 數據的出發點是認為別人比我聰明; 信息是你拿到數據編輯以後給別人, 而數據是你蒐集數據以後交給比你更聰明的人去處理。
王健林:「說傳統產業要消亡的,你只是第三個 」
我表示對馬雲的尊重。理越辯越明。舉個例子,說傳統產業要消亡, 比較有名的,這400年來你算第三個。 第一個有名的人是造蒸汽機的瓦特。蒸汽機出現後十幾年, 就有人做了斷言,除了蒸汽機是新興產業,其它傳統產業都將消亡。 後來20、30年的發展,蒸汽機再怎麼牛還是要有利潤才行, 後來其它產業也沒有消亡。第二位是美國在線(AOL)的老闆, 他斷言除了互聯網之外的傳統產業都要消亡。馬雲算是第三個最有名 的人,斷言除了電商以外,零售行業要死掉。
馬云:「我是說死掉一大半」
我絕不是在危言聳聽:世界在變,天已經變了。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相信傳統的零售會勝過我們。 這個變革是連鎖反應,這10年來我們做的是消費流通領域, 未來3年數據化以後進入生產製造, 然後再由生產製造到生活方式的變革,這是循環的。 零售行業的好日子將不會回來。
什麼道理? 淘寶、天貓這1萬億對於廣東所有製造業意味著什麼改變? 例如在廣東造電視機的人,原先生產100台電視機, 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95台賣到了國美電器(註: 中國大型實體電器通路商),5台補充一下電子商務。 今天倒過來了,他們認為100台電視機當中有50- 60台要被放到網上,20-30台放到線下店裡。這是什麼概念? 製造行業的行為發生了變化。
我再告訴大家,有些數據沒有對外公佈,今年9月29日, 海爾在我們這裡賣出了12,000台洗衣機, 一天拉斷了海爾的幾條流水線,而這只是我們「聚划算」(註: 阿里巴巴旗下針對中國市場的團購服務)做的一個小小項目而已。
可以想見,今後的商場會出現什麼結局? 我可以保證二三十年後,我們的孩子是不可能拉著手去逛商場的, 不可能! 我都不去! 但是他們會去看電影、吃飯、看戲、交流,這是所謂的體驗, 絕不是買件衣服試一試。
天變了。零售行業的改變必定導致生產製造行業的變革, 沃爾瑪最偉大之處不是1年賣2.7萬億人民幣, 而是通過零售改變了整個生產製造, 大規模的採購導致這個世界出現了集裝箱、規模化、標準化、 低成本。 沃爾瑪帶來了B2C。今天倒過來了,互聯網帶來了C2B, 消費者數據引導生產製造的變革,這個變革是巨大的。
今天你還在想「Made in China」,完了,因為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叫「Made in Internet」......
王健林:「我不這麼悲觀」
首先,馬雲能出來,他自己有本事是一方面, 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缺乏大的零售企業,這給他製造了機會。 美國電商發展30多年,現在佔美國零售總額9%左右。 中國電商的比例還很小,1.5萬億跟20萬億比,還差得遠。 為什麼美國沒有馬雲出來? 因為美國辦電商公司都是前10大零售企業。
美國零售企業過500億美金、1000億美金, 自己的物流系統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中國過千億的零售企業很少, 而且具有強大配送能力的一個都沒有。中國物流配送不健全, 加上大的零售企業沒有出現, 所以淘寶出來之後確實把大家打得稀里嘩啦, 對於一般的零售企業的衝擊是非常大。
其次,電商永遠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 人的消費行為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炫耀心理」, 就是人超過80%的消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向別人炫耀, 為了體驗。 宅在家裡上電商,這肯定是相當一部分人的行為模式,但不要忘了, 人的社會屬性才是第一位的,我就斷定人一定要去公眾場合, 一定還要去人多的地方去玩、去轉, 這樣就可以讓零售終端和零售渠道繼續生存下去。
當然,有一部分零售渠道一定會極其困難,也許最後就消亡掉了。 尤其是完全標準化的產品,例如電器、圖書、家具......
第三,中國的電商起步太晚,比重太小。 在起步期間你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但當電商市場份額達到10% 左右的時候就會逐漸減緩速度,出現瓶頸。絕對不可能一個淘寶, 或者一個電商在中國零售平台中佔據主流。
我已經做了預備,防備你(指電商)把我幹掉。你的衝擊不是對我, 而是我的客戶,因為我是收別人租金的, 電商的發展會衝擊到我的客戶,間接就會影響我的租金, 我要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在競爭當中, 一定會各自調整自己的位置和打法,最終還是競爭並存, 不會是誰把誰幹掉。
馬云:「你們不會再有機會了」
我一直堅信,改變成功者是最困難的, 因為每個成功者都有一大堆理由。 為什麼傳統行業做不了互聯網?很難做,因為你要革自己的命, 這是非常難的。在座各位要想做互聯網,不是你們做不了, 最艱難的是你們要革自己的命,也就是你要把原來的行業砸了。 淘寶現在還在做無線淘寶,另外一場革命就是無線,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消滅淘寶!就是我們給他一切資源, 你只要把淘寶打敗,我們就認為你過關了。
很多人做電子商務,都說「電子商務是傳統模式最好的補充」, 補個鬼啊,人家已經比你強了。 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
很多人走過的路就是這樣的。 「電子商務不可能滅掉傳統行業」,這句話一定是對的。 我只是覺得整個行業的變革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 現在很多人打拳都很厲害, 覺得我把肌肉練得再強一點子彈就打不進了。我告訴你, 還是能打得進。因為成本概念、模式概念影響的不只是你, 影響的是整個製造業,影響的是後面所有的參與者, 特別是影響我們90後的孩子們。
我同意王總說的,吃飯、喝茶、看電影——那當然,(體驗或消費) 是必須的。但是有一點我必須提醒你: 我們發展起來確實是因為中國的零售行業不夠強大, 但是我們今天的增長速度讓零售行業失去了強大可能。
總結語
王健林:「其實我也用淘寶買東西, 但我相信無論十年還是二十年後, 中國實體店的比重仍會大大大於電商。我是根據美國推算的, 現在美國電商大概是9%」。
馬雲:「對你這個觀點,我只有一個擔心, 你的判斷是基於美國電商的發展。 今年淘寶的交易額比eBay全球和亞馬遜全球兩家加在一起還要大 。為什麼我們能夠發展得那麼快?我看也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 而是因為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太差。 中國這十多年的發展, 你去看看有多少超市和百貨大樓能夠遍佈全國各地? 本身就是支離破碎。第二他們跟客戶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建立起來, 純粹是在賣貨,而互聯網一旦發展起來,先是跟客戶建立體驗關係」 。
王健林:「我是基於過去2,000年的歷史。 十年二十年後電商肯定不會成為主流。 2022年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超過50%,我就敗了。 我敢跟你賭1個億。我再說一下,交易額不是銷售額。 交易額1萬億大概相當於銷售額3000億」。
馬雲:「你要搞清楚,淘寶上的1萬億,是賣出去的貨1萬億—— 交易額大概是1.5-2萬億」。
王健林:「淘寶交易額1萬億算不算統計局裡說的那個零售總額, 要把這個搞清楚。請教一下統計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